Page 120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20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2)地下水保护
                通过地下水监测井,加强对工程标段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控;在施工沿线设置
            抽水井,如监测到地下水位急剧升高的现象,应暂停淤沙,采用抽水井抽水,减

            缓地下水位快速升高对周边群众的影响,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节 碳排放减排措施



                一、工业领域碳减排措施

                (一)碳排放强度控制措施

                1. 控制直接碳排放强度
                其目的主要在于减少生产制造过程中化石能源使用,相应措施需从提升能源
            使用效率、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等角度出发,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化石能源利用效
            率,推广工业节能技术;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比例;优化工业流程管理,

            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推进工业集聚化发展,建立低碳协同发展模
            式;减少原生资源开采,提高废料循环利用水平;加强产品低碳化设计,降低产
            品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化工业产品再制造,减少新品生产碳排放;加快低碳技术

            研发应用,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等。
                2. 控制间接碳排放强度
                这主要在于减少外部电力、热能等的使用(主要为电能),相应措施需围绕
            提升电能使用效率、减少外部电能使用量等方面,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主要用电设

            备能效升级、强化工艺流程节电管控、加强工业用电环节监管、推动高耗能行业
            与可再生资源区域融合等。

                3. 控制过程碳排放强度
                这主要在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由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的碳排放,相应措施需从减
            少产生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的原材料用量等角度出发,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生
            产所需原材料结构、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推动重要低排放技术推广应

            用等。
                (二)碳排放总量控制措施
                碳排放总量控制主要在于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工业总产量和工业单位产品碳排



            ·106·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