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26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体位置须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
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考虑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其次,根据监测断面的
宽度,按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在监测断
面上确定采样垂线。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最后,按照水深,在采样垂
线上确定最终的采样点位置和数量。
(二)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后续水质监测分析的基础,会对监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实际采
样要注意 3 点。一是选择合适的水样容器。选择样品容器时,应考虑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光分解及生物活性等因素。一般来说,无机样品采用聚乙烯瓶,有机
样品使用硬质玻璃瓶,光敏物质使用棕色玻璃瓶,溶解氧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必须
使用专用容器。水样容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防止前一次样品的存留污染。二
是按照采样规范进行样品采集。采样人员要通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每组采样
人员不少于 2 人,必须穿采样服、戴手套,采样时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加入相应的
固定剂,避免直接接触样品给样品带来外在污染,影响监测结果。三是对样品进
行唯一性编码,贴好标签,并做好水质采样记录。要详细记录样品的来源、状态、
采样日期和时间、采样人员等基本信息,使样品具有可追溯性。
(三)样品运输与保存
凡能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如水温、pH、溶解氧和电导率等。
需要将样品送回实验室测定的,需要注意 3 点。一是样品运输前要检查瓶口的密
封情况,避免样品变质或相互反应。二是样品装箱时用泡沫塑料等分隔,做好防
护,以防样品破损。要按照样品的理化性质进行分类储存,同一采样点的样品应
尽量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并在箱内放入采样记录表。三是科学地保存样品,依据
规范避光或冷藏。水样交予实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并对样品数量、样品编号、
采样时间和地点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对。
(四)实验室监测分析
样品采集后,地表水监测主要在实验室内开展。实验室监测人员按照相关技
术规范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借助专业监测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样
品中各项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在对样品进行监测分析时,实验室环境、试验用
水、试验器皿、监测方法、监测仪器以及监测试剂都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
要求。实验室区域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或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