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39
第一章 动物疫病防控及管理研究
2. 强化饲养管理
动物疫病风险的发生,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意落实科学的饲
养管理措施。养殖场要定期进行彻底消毒,尤其是每批次养殖动物出栏之后,要
进行暴晒和消毒,彻底清除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在空置两周后才能继续养殖下一
批次。对于用到的器具、猪舍、养殖人员,都进行仔细消毒,最好每天环境消毒
一次,器具每次使用前消毒,养殖动物每周消毒一次,消除寄生虫等的影响。每
天打扫养殖场所卫生,清理干净排泄物等。另外,还要控制好种源的引进,尽量
实现自繁自养,如果从其他养殖场引进需要隔离至少 2 周之后,才可入群进行饲
养。在引种之前,做好疫病监测工作,避免引进的种源携带病毒。在饲喂过程中,
坚持使用科学优质的饲料,营养充分且品质合格,避免使用劣质饲料、霉变饲料
等,同时使用优质的饮用水,避免带来污染;对于病死畜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与其他单位合作或者进行深埋和焚烧,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进行。
3. 做好疫情监测
对于动物疫病风险损害的规避,还需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动物疫
病征兆,及时进行控制。一般来说,畜牧部门要定期安排养殖户进行抗体检测工作,
统计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每一养殖批次的免疫效果,尽量实现 100% 免疫。
尤其是在出现重大疫情之后,要与养殖场相配合,进行强制性抗体监测,不能以
任何理由拒绝检查,否则需要按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养殖场要密切关注养殖动物
的健康情况,有条件的可以每天都进行健康检查,观察精神状况、饮食情况、活
动状态等,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及时进行处理。
4. 做好疫苗接种管理
疫苗接种是一种规避动物疫病风险的有效途径。养殖场需要根据畜禽的品
种和日龄的不同,按规定进行相应疫苗注射,控制疫苗的使用量,科学防范动物
疫病的发生。对于疫苗种类的选择,尽量使用灭活疫苗。养殖人员需要提升疫情
防控意识,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能够配合畜牧部门开展防疫工作;在
购买疫苗时需要选择正规的兽药单位进行购买,按照防疫规定进行,做好免疫工
作;邀请有经验的兽医专家进行防疫工作的指导,同时畜牧部门要注意加强这
方面的宣传,增加养殖人员对于动物疫病的认识,能够有效配合动物防疫工作的
开展。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