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36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发的人—猪链球菌病、2009 年流行的 H1N1 猪流感等给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重
            大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1. 转变防疫观念,实现以疫苗免疫为主到综合防控动物疫病的转变
                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免疫失败,如出现免疫反应后使用
            药品治疗,或者接种动物死亡,或者畜禽不产生免疫应答等。因此,疫病防控不
            能过分依赖疫苗甚至滥用疫苗。任何时候都应将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为目

            的的生物安全措施放在首位。疫苗免疫只能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一种措施,不能
            完全依靠疫苗免疫来控制动物疫病。
                2. 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机制和防
            疫物资常年储备制度

                增加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投入,一是有计划地逐年解决乡镇畜牧兽医
            站办公用房、防疫设备和村级疫苗冷藏设备;二是足额解决每年春秋两防所需的
            疫苗费、疫苗运输费、疫苗储藏费、防疫器械药品费、死亡畜禽补偿费等费用,
            适当提高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标准和畜禽扑杀补偿标准;三是县、乡财政每年应安

            排重大动物疫病储备资金,储备足量的防疫应急物资,以备应对突发疫情。
                3. 完善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县级兽医实验室,更新疫病监测、
            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基本设备仪器;二是给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疫病监测、

            诊断、动物检疫等设备仪器;三是加大对县、乡在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
            提升业务水平,以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的需要。
                4. 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警机制,加强疫病监测
                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充实人员、明确早期预警的主

            要任务,制定工作方法和目标责任制;二是完善县、乡、村、组四级动物疫情报
            告网络,对重大动物疫情实行“日报制”和“零报制”;三是早期准确诊断疫病,
            对报告的动物疫病及时取样送检确诊,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处理。实行疫情
            普查制度,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普查,适时监测疫情动态。疫病监

            测重点是种畜禽场、规模饲养场、养殖大户、养殖密集区和交通沿线。
                5. 组建疫情应急处理队伍,科学处理突发疫情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应采取“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综合防控、



            ·2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