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40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五、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管理

                (一)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针对养殖户的养殖场防疫条件、有关防疫制度和其执行情况及饲养

            畜类的营养状况等,是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评估的标准,在对养殖机构进行评估时,
            需从养殖场的选址、圈舍布置、饲养设施设备配备,养殖管理记录、已做动物防
            疫等,一般确定风险评估的类型分为三类,即高、中、低三大风险指标类别。
                1. 高风险指标类别

                通过对规模养殖区和当地散养及野生动物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实际检测发
            现本地重大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均低于全国标准,通过对动物疫病原和疫病原环境
            监测检测,其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再对其他动物的免疫抗体进行测试得到的抗体
            水平低等综合因素得出,该地区规模养殖的风险指标为高风险指标。

                2. 中风险指标
                中风险指标需将养殖场进行合理布局,并严格分割不同功能区,养殖办公管
            理区域、畜类生产区域、疫病出现畜类隔离区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区分开,
            保持相对的安全距离。在各个区域设置消毒设施,比如进入场区时应在场区入口

            安装紫外线消毒设备,生产区域也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设计必须按照规定
            尺寸设置,对废弃物处理需配备废弃物无公害处理设施,对外来引进的畜禽类必
            须出具相关检疫检验合格证明方可入内。养殖场需要独立设立动物隔离舍区和患
            病动物隔离舍两大功能区域,防治应对动物疫病的发生。

                3. 风险指标的降低
                动物养殖场区的选址建设必须合理,应综合多种因素来确定。一般动物养殖
            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与居民饮用水源地、畜类集贸交易市场以及学校、村镇等人
            口密集活动区域的距离。生产场区应选择远离生活区的下风向,且隔离区排列在

            生产区的下风向,净到与污道区分开互不相交,在生产区内部,养殖栋舍的距离
            必须保持 5m 以上,养殖场内要求道路硬化,圈舍内墙面和地面均采用方便卫生
            清洁的材料,生产区域做好通风和采光工作。各功能区域交通口及厂内、舍内建
            立完善的消毒设施和消毒制度,完善养殖防疫档案,有科学的免疫程序和适合疫

            苗存放的冷藏设施。






            ·28·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