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93
第三章 防水工程
候当地下水位较高时会漏或渗,反之渗漏则消失。第五,构造性漏水指地下室的
施工缝、后浇带、止水带处因应用材料不当,施工质量隐患引起的构造性局部漏水。
2.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改进
第一,建立系统工程认识,搞好地下室防水的各个环节工程,保证地下室防
水的效果。提高对地下室防水工程复杂性的认识,必须首先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方
针,进行全过程的严格控制,造出一个好的防水工程。其次,在地下室封闭回填前,
防水层施工工程的效果是否已经达到承载地下水压力的要求判断起来比较困难,
为此要将建立全面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作为建筑施工的关键过程加以落
实。克服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尤其当结构混凝土为大体积时,应该采取措施保
证地下室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完善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做到结构混凝土抗渗性加
强,适应地下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合的止水带等配件,精心施工施工缝、后浇带、
伸缩缝等特殊部位。选择合格的配件和采取精心的施工工艺是满足后浇带施工质
量的关键,在原混凝土接触面清理打毛,浇混凝土加膨胀性措施就能圆满解决。
第二,完善地下室防水建筑构造,使防水材料全面粘合于结构混凝土,做好
防水层保护。地下室的柔性防水层的设置是必须的,并要保证完整和耐久。柔性
防水层是地下室防水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结构钢筋不受水侵蚀的主要防线,因此
要加强对防水材料的选择,当使用两种不同材料时要考虑施工作业的相容性,防
水材料的厚度要与建筑耐久性相适应。改进建筑构造使防水层牢固粘结在结构上。
为了使防水层能适应结构的变化而不脱开,防止防水层鼓破,对防水层的建筑构
造改进如下:
其一,防水层与施工基层脱开。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做外防内贴法施工时,防
水层的施工基层就是地下室底板垫层,通常为素混凝土层或垫层混凝土、毛石或
砖等上的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应与基层脱开。若为防水卷材,就将防水卷材
空铺,在基层进行卷材与卷材之间的接头粘结。在基层上空铺一层 0.3mm 厚的
塑料薄膜,然后点粘冷粘结剂与卷材进行粘结,卷材与卷材之间按要求粘结,此
时塑料薄膜既是保证卷材与基层脱开的隔离层,又是卷材外面增加的保护层。若
为防水涂料时,在基层上空铺一层 0.3mm 厚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无纺布应无
织孔以防止涂料渗到基层上),在塑料布或无纺布之间进行粘结,然后按要求在
空铺布上进行分层涂料作业。
其二,底板防水层应与上面保护层的水泥砂浆粘结,水泥砂浆又要保证与地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