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46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进行连接,一般情况下置于室温环境中 45min 左右就会出现反应,我们可以用亚
甲基蓝法处理吸收液获得硫化物数据。
(5)硝基苯类、苯胺类物质的测定
测定苯胺、硝基苯类物质时一般都是采用蒸馏比色法、偶氮比色-锌粉还原
法。由于甲苯胺类化合物重氮化后会构成重氮盐,容易与盐酸萘乙二胺发生显色
反应。常会导致出现测定硝基苯溶度比苯胺浓度还低,最终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异
常的问题。此种情况下预处理工作尤其重要。一般做法是把 100mL 水样倒入蒸
馏瓶中;往瓶中添加 1mL 9mol/L 硫酸(pH 控制为 1);当蒸出液量达到 80mL
时加热停止,冷却、加 20mL 去离子水继续蒸馏,直到蒸出液量 100mL 为止。
第四节 地表水水质监测研究
一、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地表水是指分布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以及固
态形式的冰川、积雪等。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
(一)为生产生活用水供应提供保障
沿各江河密集分布的城市居民所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染物,每天都会排放至
地表水中。在过去数十年间,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现象进行有效
控制和治理,造成这些区域的水质劣化趋势明显,不仅难以满足居民日常饮用的
水质需要,还给沿岸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污染损害,因此地表水监测成
为保障水域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制定合理的地表水监测计划,结合水
污染治理技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地表水污染治理方案,并且在制度层面完善地
表水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日常监管细则,是减轻生活废水对地表水污染的有效
措施。
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与农业生产所导
致的化肥农药污染,也直接作用于地表水系,并通过雨水和土壤等媒介不断渗透
到地下水中。针对这一问题,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将其污染控制在生态
环境的安全区间内,为此必须将地表水的科学监测放在首位,动态评估水质的变
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其变化原因,因地制宜,采取问题导向型的防范策略。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