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50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水质监测质量。例如,在水质监测的实际工作中,配制水、取样、送样、实验室
            研究以及相关数据分析等方面都受到严格的监控。还应制定相应的实验室监测规
            程,了解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使市政供水部门及时了解河段水质状况,使管

            理部门能进行科学的供水规划,并不断加强对主要污水处理厂的监测,以监督污
            染控制措施的执行。
                (三)加强生物监测和遥感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是水污染监测的方法之一,是指利用个人、人群或社会对污染的反

            应或变化来阐明污染状况。这种方法是敏感的、丰富的、长期的、全面的。近年来,
            我国的生物监测方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技术不足的问题。遥感技
            术和水质遥感方法能够反映水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和变化,发现一些常规方
            法难以探测到的污染源和迁移特征,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周期长

            等优点。在动态监测方面,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内河水质监测中的研究和应用不
            断发展,从简单的水体识别到遥感、水质参数的测绘和预测。目前,国内外科学
            家使用的数据包括美国的数据、加拿大的 CASI 数据、芬兰的 Aisa 浓度、水云量、
            悬浮物浓度等,因此需要大量的遥感技术投入,为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提供更多

            的服务。
                (四)加大投入,采用多方位监测模式
                随着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全国已增加监
            测中心经费投入,地表水监测能力不断提高。追踪设备正在被新设备取代。但是

            最大问题是国家投入和实验资源有限,新设备的实际需求与投资水平不相适应,
            设备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资金加强公共关系,积极开发监测
            资源,对水环境监测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前进,
            水质监测受到越来越规范的管理,其利用率也越来越高,我国市场上的监测技术

            发展十分迅速。地表水水质监测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采用不同
            的监测技术进行人工和污染源监测。
                (五)创建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
                水自动检测系统可以为水质使用的连续监测和远程控制提供科学技术。对主

            要流域的主要断面水质进行早期了解,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预警和预测;在重要或
            流域接入地区,可处理与水污染有关的跨界争端,并监测整个管理机制和排放标
            准的执行情况。但是,水自动探测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将本区域的水体



            ·38·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