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48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三、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质监测设备缺乏和技术水平低下
                地面水环境监测包括许多实验设备,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监测。我国地表水环

            境监测缺乏仪器设备和监测分析手段,不能满足当前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另一方
            面,要从标准制定和人才素质两个方面提高监测技术水平。随着我国地表水监测
            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国家对此的重视,许多设备已到位,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素质方
            面的原因,就常常闲置。
                (二)地表水水质监测不够重视

                尽管各个区域的环境重要性不断增加,但是对水环境的重要程度却依然不够。
            尤其在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仍然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当前监测地表水水质的
            参数包括有机物、营养盐、重金属和微生物等。常规监测方法只能通过对浓度的
            测定,无法满足水质评价和综合评价的需要。另外,单独使用 COD、BOD 5 和其

            他综合指标来描述有机污染物的特征,这些指标不能充分反映各种污染物的水平,
            因此必须确定不同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制定工业标准,规定不同污染物的种类、
            监测和处理技术。必须加强所有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并不断提高地表水水质监测
            的有效性。
                (三)不合理的监测部分
                目前我国大部分流域、水库和湖泊的监测现状,主要表现为监测区域不合理。

            监测断面多为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长期以来,我
            国对地表水的监测和管理采取“管办分离”的办法。因此,不同地区的监测和管
            理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地区过分强调区域利益,忽视整个流域的利益,最
            终造成地区间的差异。应从实际出发,提高地表水监测质量,建立和完善水资源

            评价体系,明确水资源管理的理念,对不同类型的水库进行综合管理,完善不同
            河段、不同水力发电工程。
                (四)水质监测管理工作不统一
                多数地区的监测方式仍是各省市独立开展工作,在缺乏有效沟通和最新水质
            统计数据的情况下,难以实施和完善整个水环境控制体系。与此同时,我国的地

            表水监测工作也存在重复性,如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水、地、林部门,都会对地表
            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许多监测断面会重复,各部门之间又是独立的,不仅无法
            发挥监测数据的监督作用,还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针对当前形



            ·36·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