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151

第五章  会计信息化后的管理



                             第四节  会计信息化后的维护管理


                 一、会计信息化后维护管理的意义


                 要使会计信息系统正常、稳定、高效的运行,就要求不断维护和优化核算系
             统;系统在设计中必然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各
             种问题,也要求对系统进行维护。现有统计资料表明: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各部分
             的工作量中,软件维护的工作量一般占 50% 以上;现有的经验表明,维护工作

             要贯穿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重复出现,直到系统过时和报废为止;现有的
             经验也表明,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维护费用在整个系统的建立
             与运行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最重要、最费时的工作。

                 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与软件维护两部分。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三种。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
             维护是指当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完善
             性维护是指为了满足用户增加功能或改进已有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
             动。软件维护还可分为操作性维护与程序维护两种,操作性维护主要是利用软件

             的各种自定义功能来修改软件的一些参数,以适应会计工作的变化,操作性维护
             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性维护,程序维护主要是指需要修改程序的各项维护工作。

                 二、会计信息化后的维护管理


                 (一)维护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制定维护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来实
             现。维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系统维护的任务

                 实施对硬件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排除故障和恢复运行。
                 在系统扩充时负责安装、调试,直至运行正常。

                 在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随时做好适应性的维护工作。
                 2. 系统维护的承担人员
                 在硬件维护工作中,较大的维护工作一般是由销售厂家进行。使用单位一般




                                                                                 ·139·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