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53
第二章 银行会计
一领导、分级管理、独立核算、各计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并大力开展清资金、
清账务、清财产的“三清”活动,有力维护了国家资金财产的安全。
2. 中央银行会计体系的变革
1979—1992 年,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促使中国经济开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
转变,并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人民银行职能也开始
由“大一统”的国家银行向专门的中央银行转变。这一时期,人民银行会计工作
的重点是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实现由国家银行会计体系向中央银行会计体系的平
稳过渡,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和规范,发挥会计信息反映和数据支持职能,保障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国民经济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1)立足实践,持续推进会计改革发展
1979 年,中国开始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猛发展,这对人民银行
的法律地位、组织体制、职能履行等提出了新的发展变革要求。为了顺应职能转
变和实践需要,人民银行开始不断探索完善会计制度体系。1979 年制定的《中
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试行)》,确立了会计工作必须贯彻“发展经济、保
障供给”的方针,发挥反映和监督职能;1987 年,重新修订的会计基本制度,
在明确会计基本任务、职责权限、记账方法的同时,提出了会计工作要从宏观角
度出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金融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撑。这一时期,人民银行财
务制度也历经变化:1983 年,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全额利润留成
制度;1985—1986 年,取消利润留成制度,原提取的三项利润留成基金相关支
出由财政部专项核批,并从利润总额中扣除;1987 年,重新恢复利润留成制度。
1988 年,根据金融系统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人民银行修订了《财务管理制
度》,开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成本核算、利润留成”的财务管理体制,
划分业务费与企业管理费,明确成本支出内容,调整和增设会计科目,实行成本
率、综合费用率和利润完成率考核,并对基本核算办法进行了规范。
(2)立足规范,推动实现金融业会计统一管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相继
成立。1984 年,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分设,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
能。至 1987 年,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
并存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这一时期,人民银行积极推进银行业会计制度的建设,
致力构建规范的全国统一的金融业会计标准。1985 年以来,出台多项会计制度,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