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56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的定额标准,探索研究资产购建标准,为财务资源和资产配置考核提供衡量的
“标尺”,也有利于会计财务管理公开、公平。三是不断深化科学管理,运用制
度、规划、信息技术等管理要素,创新实施全面预算、风险监测、绩效评价等管
理方式,同时深入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会计调研,充分发挥了会计财务的管理
决策支撑作用。
(二)银行工作组织
1. 银行会计机构
银行会计机构是指银行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建立和健
全银行会计机构,是划清会计工作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分工界限;是加强会计
工作、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银行设置会计机构要与其管理体制相适应。银行会计机构设置通常有三种形
式:总行设置会计司,分行设置会计部,中心支行设置会计处,这些会计司、部、
处纯属会计工作的管理机构;支行设置会计科、办事处设置会计股,这些会计科、
股既是会计工作的管理机构,又是直接办理柜面业务的部门;分理处、储蓄所等
基层单位则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是根据业务的需要,配备会计人员,负责办
理会计工作。
2. 银行会计工作的劳动组织
银行会计工作的劳动组织是指经办业务的各级银行会计人员的分工和组织形
式,分为柜面劳动组织和内部账务部门。
(1)柜面劳动组织
由于各个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数量不同,工作手段也不同,因此采取的柜
面劳动组织形式也各异。通常有以下三种。
①营业专柜制。
这是指按客户的经济性质、所属行业来设置,由多人组成的,分设记账员和
复核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劳动组织形式。记账员负责受理和审查会计凭证,
登记有关的账簿;复核员负责组织全组工作,审核和复核记账员办理的业务和账
务,并对客户提出的查询作出答复。现金收付业务由出纳部门统一办理。这种组
织形式适用于业务量大,并采用手工操作的银行。
②柜员制。
这是指柜员在接办业务的同时,还兼办出纳、记账、复核等多项工作的劳动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