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54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统一了全国金融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报送种类及格式,为人民银行全面了解
资金收付情况、加强资金管理、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基础。特别是 1987 年人民
银行颁布《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试行)》,以及 1993 年与财政部联合
制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奠定了金融业会计处理的具体规范,提出了金融会
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和向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
的新理念,为金融业适应市场经济转型、逐步实现会计标准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有
利条件。
3. 现代央行会计体系的日臻完善
1993 年至今,人民银行逐步完善现代中央银行体制,并不断强化金融调控、
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
实施,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同时明确了人民银
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这一时期,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积极适应职能变
化,不断完善和优化会计制度体系,加速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逐步提升财务预
算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为中央银行履职提供了专业的决策支撑和财
务保障。
(1)夯实基础,会计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1993 年 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
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12 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
决定》要求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与体制改革相适应,人民银
行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断改进和完善。1994 年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财务
制度》,取消了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利润留成制度和缴税制度,建立了预算
管理体制框架。1999 年修订了财务制度,改变了科目核算和管理方式。2006 年,
新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颁布,进一步明确了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任
务,并先后配套制定会计核算监督办法、检查辅导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同年,
按照财政部要求,人民银行费用预算开始套用部门预算管理模式。2008 年,全
球金融危机爆发,人民银行结合金融危机中部分央行的实践,积极会同国际组织
和国外央行开展了央行的会计政策、财务实力等专题研究。会计部门配合货币政
策部门开展央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2)注重效率,会计信息化进程启动并持续加速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运用得到广泛普及,会计电算化开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