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167

第三章 桥梁检测理论研究




             一次清孔→孔壁检测→插入钢筋笼→插入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
             土,拔出导管→将护筒拔出。第三,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后,还需要利用超声波
             检测仪等对桩基质量进行检测。

                 3. 关键施工技术
                 钢护筒制作与埋设:钢护筒需采用 1cm 厚的钢板制作,且内径需比桩径大
             0.2 ~ 0.4m,护筒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 5cm,倾斜度< 1%;护筒埋设顶部高
             度需高出地面 20 ~ 30cm,当钻孔灌注桩内存在比较明显的承压水时,需要将护

             筒位置调整至承压水位 2m 以上。
                 (1)钻进施工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确保回旋钻机顶部滑轮缘、钻盘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处
             在同一铅垂线上,偏差值≤ 2cm;钻进时,需要严格控制不同地层的钻进参数。

             先轻压、慢钻,待正常钻进后再加大转速和钻压,每钻进 4 ~ 6m,需要对钻孔
             直径和垂直度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及时调整。
                 (2)泥浆护壁
                 采用原土造浆,泥浆循环系统主要由泥浆循环箱、泥浆循环槽和桩孔组成。

             泥浆箱分为 3 个隔舱,泥浆箱与桩孔间由循环槽连通,保证泥浆正常循环不外溢。
                                                              3
             在初始钻进过程中,泥浆相对密度为 1.05 ~ 1.10g/cm ,黏度为 17 ~ 19Pa·s,
                                                                             3
             含沙率≤ 3%;在正常钻进过程中,泥浆相对密度为 1.04 ~ 1.09g/cm ,黏度为
             17 ~ 22Pa·s,含沙率≤ 3%。

                 (3)成孔及清孔
                 在成孔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超钻,当钻离至设计标高约 1m 时,要放慢钻进
             速度,成孔之后要用超声波检孔器或者钢筋检孔器对成孔质量(孔径、孔形、
             倾斜度)进行检查,同时还应该用测绳对孔深进行检查。第一次清孔利用钻具
                                                                                3
             直接进行,第一次清孔后泥浆指标要求:泥浆相对密度 1.1 ~ 1.15g/cm ,含砂
             率≤ 4%,泥浆黏度 18 ~ 22Pa·s;第二次清孔泥浆指标要求:泥浆相对密度
                            3
             1.03 ~ 1.10g/cm ,含砂率≤ 2%,泥浆黏度 17 ~ 20Pa·s。
                 (4)混凝土灌注

                 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导管为直径 300mm 的丝扣式导管,
             壁厚 3mm,每节长 2.7 ~ 3.0m,配 1 ~ 2 节长 0.5 ~ 1.5m 短管,导管底距孔底
             高度控制在 0.3 ~ 0.5m。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 180 ~ 220mm,每根桩灌注时



                                                                                 ·159·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