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80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st
脱空的存在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其他病害的诱因之一。大量的理论和试验证
明,运营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基础的局部脱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沥
青混合料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且根据道路试验观测结果证明:在水泥混凝土
路面缝边、板脚处,由于唧泥所引起的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现象大量存在。由此
可以推断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样会出现类似情况。
沥青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沥青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时的
受力状态与悬臂板结构类似,在运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过量的挠曲变形和拉应力,
而降低路面的疲劳寿命,使路面被迫过早地进行维修或重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板
底脱空后,路面板错台和断裂等病害会相继出现,从而造成病害路面车辆行驶质
量不佳,严重损耗车辆,并使运输成本增加,有时甚至会诱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高才坤等用红外热成像法检测脱空,检测时,钢筋混凝土面板和垫料层的热导率
远比空气介质的高,根据热传导性能的差异,可以根据升温、降温的快慢来判断
是否脱空,所以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脱空病害存在着良好的物理条件;并且还
提到该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公路、铁路、水电等混凝土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查中,
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张永健等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法检测路面脱空,并通过钻
孔校验试验证实了红外热像与混凝土路面结构底部结构状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
性,体现了红外热成像仪检测脱空病害的可行性。当该技术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
旧路面改造工程中时,可准确地对混凝土路面脱空进行探测,提高工作效率。在
最佳试验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使用被动热激励的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有效地检测出
所有浅层脱层缺陷,并可以确定浅分层缺陷的区域范围,KEE 等研究发现,夜
间冷却效应可用于检测浅层和深层分层,比白天加热效应的图像更为清晰,并且
红外数据没有具体的标准限制,因为数据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是可变的。NEHD 工
等通过研究得出:与以视觉直观检查(VI)为主的传统无损检测方法相比,红外
热像仪利用遥感和数据处理技术,以混凝土表面温度对比的形式得到桥面分层图;
探地雷达以短暂脉冲电磁能量为媒介探测混凝土桥面腐蚀位置和程度,得出状态
图。两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红外热像仪的有效性及良好的发展
前景。HIASA 等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和迭代试验,并结合有限元模型模拟
计算,得出一种较为符合当前红外热成像测量数据阈值分析处理的方法。这种方
法可以较为直观地检测出 1.27~2.54cm 深度的混凝土板的分层区域。值得一提的
是,分层区域的边界条件会影响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但在真实环境中可以忽略,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