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34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可以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同时,在病毒进行出芽增殖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病
毒的成熟,并参与病毒粒子的释放过程。研究表明,神经氨酸酶特定部位的氨基
酸的改变,会引起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的改变,同时,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
物的耐药性有关。
核蛋白主要参与构成病毒的核衣壳,是病毒结构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多种生物活性。核蛋白可以与聚合酶相互作用,将病毒 RNA 转入宿主细胞核中,
同时,具有磷酸化蛋白的作用。
(四)禽流感的危害
1. 对养殖场的危害
禽流感发生后,如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则一般不超过 1 周整个养殖场就会
全部覆灭。这是由于高致病性流感传播速度很快,全群感染只需 1~3d 即可;感
染后潜伏期较短,病毒的毒力越强潜伏期越短,使得本病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用
药治疗,最终导致全场鸡几乎全部死亡,饲养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如果
为低致病性禽流感,虽然在病死率方面较低,不会出现绝大部分鸡死亡的局面,
但发病期间病鸡采食和饮水受到影响后,生产性能快速下降,雏鸡卵黄囊吸收不
良,育成鸡体重不达标,青年鸡发育减缓,产蛋鸡出现产蛋性能下降,进而造成
较大的经济损失。低致病性禽流感有足够的治疗时间,大多养殖场选择通过抗体、
中成药等治疗,痊愈的鸡只由于组织器官受到过病毒攻击,后期在生长速度和产
蛋性能方面不如健康鸡。另外,养殖场一旦暴发流感,所有与养殖链相关的业务
也会受到影响,如鸡蛋销售会发生阻滞,肉鸡无法出栏,兽药、饲料、疫苗、设
备、器械等业务因生物安全管制而受到影响。
2. 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禽流感虽然为“禽”流行性感冒,但部分高致病性病毒对人也有易感性,我
国发生过人感染禽流感的事件,感染地点多为活禽交易市场、野生鸟类动物园等
地方。由于候鸟的迁徙作用,病毒能跨国甚至跨洲传播,我国的人感染事件多与
东南亚国家有关,但也有欧洲、美洲等地区的流行毒株。人感染禽流感后,主要
表现呼吸道症状,儿童、中青年、老年人都能感染,其中以老年群体感染后对生
命威胁最大,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有些基层养殖场对流感的诊断无经验,也没
有实验室检测条件,发病后很容易误诊而乱投药,若为低致病性流感则容易耽误
病情,若为高致病性流感则还可能影响疫病的上报,最终导致病毒在当地扩散而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