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36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量为 50~100mg/kg 体重。
(三)肾充血症的治疗方法
在禽群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一部分禽群将出现肾肿、肾充血的情况,若使
用通肾类药物,治疗效果差强人意。通过对发病机理的分析,除了禽流感病毒的
影响因素外,与肾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病、中毒等因素也存在密切联系,因此,
这种治疗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通过对患病禽类的解剖发现,在病禽体内寄生着
h9 禽流感病毒,如果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禽流感属于感冒的一种,即属于“寒
症”,当确定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后,可利用一些保肝护肾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
比如肾乐宝这种纯中药成分的药物,利用 CO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加工而成,在
治疗肾肿、肾出血、肾充血等方面效果较为显著,具体的用量是 100g 肾乐宝兑
200kg 的水,直接饮用便可。另外,当禽群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给患病禽群注
射阿米卡星或者头孢,注射量为25~40mg/kg 体重,也可以将瘟疫康散用开水浸泡,
然后加入 150kg 水,让患病禽群直接饮用,从而加快病禽的康复速度。
三、禽流感防控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疫病问题,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较大等
多个特点,严重威胁养殖场建设与发展,所以需要做好防控工作,采用科学的防
控技术,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但是当前部分地区在高致病
性禽流感综合防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综合防控体系不够健全,防控技术缺
乏创新,从而使得高致病性禽流感问题时有发生,对于养殖行业发展造成了很大
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加强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促进综合防控技术创新,不断提
升防控工作质量,为动物养殖行业提供保障。
(一)强化养殖环境管理工作
养殖环境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传播的主要场所,因此养殖户要加强养殖环
境的管理,不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体创造滋生和传播的温床。首先,在养殖过
程中,养殖户要定期对动物群体开展集体检疫工作,聘请专业的检测人员对高致
病性禽流感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如果经过检疫工作发现存在高致
病性禽流感感染个体,要对个体和所在群体立即进行严格隔离、封锁、扑杀、销
毁,对鸡场进行全面清扫、清洗、彻底消毒等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进一步
扩散;需要加强检测隔离工作,避免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导致病毒进一步扩散,所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