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74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其中急性型非洲猪瘟是该病最常见的形式。
                最急性型:由 ASFV 的强毒株感染引起,其特点是高烧(体温 41℃ ~42℃)、
            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和皮肤充血。通常发病猪在出现临床症状后 1~4d 突然死亡,

            并且组织器官未出现明显的病变,病死率高达 100%。
                急性型:由强毒株或中等毒力毒株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烧(体温 40℃ ~
            42℃)、鼻出血、呕吐、水样至血样腹泻、便秘、皮肤发绀皮下血肿(Gomez
            Villamandos 等,1995)。病理变化为充血性脾肿大呈紫黑色、胃肠出血、肾

            肿大出血、淋巴结肿大等。出现这些症状的发病猪会在 7d 内死亡病死率高达
            90%~100%(Gomez Villamandos 等,2013)。
                亚急性型:由中等毒力毒株感染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出血和
            水肿(Gomez Villamandos 等,1995)。病理变化为淋巴结出血水肿、心包积水、

            肾肿大出血等(Gomez-Villamandos 等,2013)。发病猪通常在 7~20d 内死亡,
            死亡率可达 30%~70%。通常存活下来的猪会在 3~4 周内康复。康复猪在感染后
            的 6 周仍可排毒(Sanchez Vizcaino 等,2015)。
                慢性型:由弱毒株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损伤、生长迟缓、体重减

            轻、关节炎和低死亡率等特征。抗体在 7~10d 后形成,但这些抗体不能改变发病
            结果,也不能完全中和病毒(Blome 等,2020)。

                二、非洲猪瘟的实验室诊断


                (一)病原学检测
                1. 病毒分离
                采集病猪血液或器官组织对非洲猪瘟病毒进行分离,分离过程必须在生物安
            全三级(包括三级)以上的实验室进行。在病毒分离过程中,将抗生素和培养液

            加到血液或研磨组织中,离心获取上清液,通过病变效应、红细胞吸附实验、间
            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技术,确定猪是否感染非洲猪瘟。
                2. 红细胞吸附试验(HAD)
                早在 1960 年就已经建立。试验时,将猪血液或组织制作的悬液接种在原代

            白细胞培养物中,镜检时,若出现红细胞吸附在感染细胞表面,呈玫瑰花环或桑
            葚状现象,即可判定为阳性。该试验较繁琐且耗时长,对实验环境及实验操作人
            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60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