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91
第三章 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控
引起的禽副伤寒。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白痢是鸡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流行性疾病,且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最
急性型病鸡无任何症状即死亡,急性型病鸡排糊状粪便,且粪便污染肛周,严重
时粪便堵住肛门,造成病鸡排便受阻,有的病雏鸡出现眼盲,成年鸡患病后产蛋
率下降。禽伤寒患鸡排黄绿色稀粪,体温升高。禽副伤寒患鸡可出现败血症或水
样腹泻。病死鸡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深紫色,上有灰白色坏死灶,盲肠、腺胃
肿大,有坏死灶或结节,内脏器官有出血点。
2. 诊断
采集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分离的菌株可进行 PCR、单克隆抗体检
测等,也可采集血液进行 ELISA 检测或玻片凝集试验。
(三)鸡霍乱
导致鸡霍乱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见于成年鸡,低日龄鸡很少发病,
其多呈散发。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根据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最急
性型见于成年产蛋鸡,病鸡可不表现出临床症状而于次日死于鸡舍,部分鸡可在
采食或产蛋后突然倒地而亡。急性型最为常见,病鸡体温可达 44℃,出现腹泻,
排黄色、绿色或灰白色粪便,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鸡冠呈青紫色。慢性
型多由急性型转化而来,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现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症和慢性
肠胃炎,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病鸡腹膜、皮下组织、腹部脂肪、心外膜等出现出
血点,心包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内含絮状物。肝脏稍肿大,质脆,呈棕色,上
有大量灰白色针状坏死点。部分病鸡鼻腔和鼻窦有大量黏性分泌物,关节肿大、
变性,有炎性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病母鸡卵巢出血、变形。
2. 诊断
可采集病变部位涂片或触片后染色,镜检,巴氏杆菌在瑞氏染色或吉姆萨染
色后两极浓染,也可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应用 PCR 进行检测。
(四)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该病可造成蛋
鸡产蛋率下降、肉鸡增重减慢和屠宰后废弃物增加。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