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90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殖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状况,选取合适的饲料进行喂养。
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期间,需要始终遵循综合性的用药原则,应把治疗、添加、
预防等用药与饲养管理进行充分结合,确保使用药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际
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在切断病原传播渠道、控制病原数量、保护易感群体三方
面着手。在给患病牛羊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对营养均衡的
管理,加强牛羊机体的病菌抵抗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联合治疗的
效果。
第二节 鸡细菌性疾病防控
一、鸡细菌性疾病
(一)大肠杆菌病
导致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同
时也是鸡肠道正常菌群组成部分。在鸡免疫力低下、发生应激或感染其他病原后,
致病性大肠杆菌会迅速增殖,分泌毒素,造成鸡发病。鸡大肠杆菌病的潜伏期因
鸡的抵抗力、感染菌株毒力和饲养管理水平等的不同,从数小时至 3d 不等。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部位不同、发病鸡日龄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
不同。感染鸡可出现死胚、败血症、脑膜炎、眼球炎、脐炎、关节滑膜炎、肉芽
肿、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肿头综合征等,以败血症较常见,且常导致鸡死
亡。出现败血症的鸡血液凝固不良,多器官组织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脏、脾
脏、肾脏肿大、出血,心脏和肝脏表面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
2. 诊断
可采集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若分离出大肠杆菌,且经动物试验验证
其致病性后,可判定为大肠杆菌病,也可采用 PCR 特异性检测等,如发现特异
血清型或检测出相关毒力基因也可确诊,玻片凝集试验可作辅助判定。
(二)沙门菌病
鸡沙门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一般可分为由
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鸡白痢,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禽伤寒及由其他沙门菌属病菌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