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97

第四章  动物寄生虫病防控


             肠及肠道内粪便等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养殖灭螺(养鸭灭螺)
                 由于鸭有采食钉螺的习性,因此,在长期使用药物灭螺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

             下大力发展养鸭灭螺具有积极意义。但要注意:鸭群必须放养,鸭群在有螺沟渠、
             坑塘和水田放的密度、时间和频率对灭螺效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试验。
                 (五)洲滩禁牧
                 目前的洲滩禁牧只做了一些常规的工作,如划定禁牧范围、发布禁牧公告、

             竖立禁牧标识、派人看管等,但禁牧区内放牧的现象很难禁止,在巡查过程中发
             现放牧现象时只能对禁牧区内放牧的家畜进行驱离,对禁牧员给予一定的经济处
             罚(从补助中扣除),既不能对家畜进行扣留,也不能对畜主进行罚款。解决办
             法:一是完善隔离设施建设。标准隔离设施为水泥柱铁丝网,但建设成本较大。

             二是设专职禁牧员,发全额工资,每天 24 小时值守。三是严格禁牧员的奖惩制度,
             将禁牧效果与禁牧员工资挂钩。四是加强巡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是加
             大对洲滩禁牧工作的投入。六是将洲滩承包给个人,由个人经营与管理。
                 (六)安全放牧

                 由于有些地区如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大部分属平原湖区,有螺区与无螺区
             相互交错,且联结紧密,不可能完全隔离开来,牛羊一旦放牧就难有安全可言。
             另外,流行区内草地资源以农田间隙、堤坡、江河湖滩和洲滩草地为主,除部分
             洲滩外,没有大面积的草场,因此,要进行安全牧场的建设十分困难。为了保证

             放牧的安全,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对放牧区进行适当的灭螺处理;二是固定放
             牧的牛群;三是放牧牛群及时接受查治;四是限制放牧牛群的活动范围;五是对
             放牧的牛群实行全程监控,及时收集并处理放牧区的畜粪。
                 (七)家畜圈养

                 牛羊为草食家畜,其自然习性适合放牧,如有丰富的草场,可一生都采用放
             牧方式饲养。目前肉牛饲养的通常做法是:种牛和小牛采用放牧的方式饲养,依
             情况适当补料,当小牛 1.5 岁左右时进行圈养育肥(留作种用的除外)。放牧可
             利用天然草地或草场,圈养可利用农副产品和农作物秸秆。放牧与圈养结合,可

             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养殖的最大效益。将所有家畜进行圈养是不可行的,
             因为一方面需要购买大量饲料,饲养成本高;另一方面天然草地得不到利用,造
             成资源浪费。



                                                                                     83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