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12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表现语言,以创生的无限可能性为三条主要线索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
            来,这些线索都是美术文化不可逾越的边界。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沿传下来的
            相对稳定的,并且仍然作用于将来的、体现美术文化质的规定性内涵的美术文化

            传统。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属于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
            思想性、语言—体系性、创生—演进性。
                (1)视觉—思想性
                视觉—思想性是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第一条线索。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属

            于表层的视觉性;二是深层的思想性。美术文化是视觉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是
            人类视觉感知的产物。无论美术创作最终呈现为何种样态,都是以视觉感受为最
            直接的感知手段。就像音乐文化是听觉文化一样,当我们欣赏原始岩画时,我们
            总是尽力去辨别绘画客体的形象,尽管形象并不是绘画作品中最重要的内涵;当

            我们欣赏原始器物上的几何纹样时,总是想发现各种纹样之间的联系与规律。
                中国古代画论中也有陆机“存形莫善于画”、顾恺之“以形写神”、宗炳“以
            形媚道”、戴顺“非面瘦,乃臂脚肥”等,都涉及视觉感知。19 世纪后半叶兴
            起的现代主义绘画以及其后的各种流派风格,虽放松了对具体形象的写实性追求,

            但是对画面的构图、色彩、笔触等都有了视觉上的更进一步的要求,且主要以视
            觉感受为评判依据。“视觉张力”一词的运用,足以说明美术文化中视觉性的重
            要性。
                思想性是美术文化自产生以来就伴随其中的一种特性,是视觉感知的深入,

            是美术文化的深层内涵。思想是思考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思想,思想是客观反映
            在人脑中的。思想是个体社会人之所以成为个体的一种本质内涵。没有思想的人,
            是没有自我的人,思想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
                美术文化实践就是个人思想得以体现的载体。没有思想性的作品,其价值含

            量就会相应减少。原始岩画中以狩猎为题材的作品是原始人类祈求充足食物的思
            想的体现,以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和夸张的女性生殖器为形象的作品见图是原始人
            类繁衍思想的载体。令西方人迷惑不解的中国绘画是我们圆融精神的体现,是天
            人合一观念的体现。西方哥特式建筑是宗教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现代作品中更是体现出了艺术家个人的思想感情。《格尔尼卡》见图是毕加
            索厌恶战争渴望和平思想的外化,《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见图是列宾对生活在社
            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歌颂,即使是大地作品《螺旋形防波堤》也是艺术家反思



            4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