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19

第一章  美术馆策展理念及方法



             形成不同的意义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独特的
             文化心理结构。而文化特质与文化心理结构又是产生不同文化的决定因素。
                 不可否认,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其独特的美术文化现象,不同的地域民族也

             有着自身的美术文化氛围。这就是文化相对论的体现。“所谓文化相对论就是这
             么一套信念任何一套具体的风俗、价值、道德戒律,对于一个特殊的文化传统来
             说都是相对的,而且它们只能在那种具体的介质中才能得到理解和估价。”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把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

             列为人类文化的顺次发展的三条路向:“第一条路向——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
             前发展为其根本精神的;第二条路向——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
             根本精神的;第三条路向——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西洋人‘向外用力’,‘征服’自然和社会,发展了科学与民主中国人‘向里用

             力’,安分知足,寡欲,摄生,随遇而安,自为调和。我们物质文明虽不发达,
             而精神生活却优于西洋人。印度人不谈现世的人生问题,而是要超脱人生问题。”
                 这种由历史时代环境与民族地域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性对美术文化的影响表
             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体现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反映不同的艺术理想。西方人由于发展了
             科学与民主,所以美术文化体现出了更多的科学性。由此,可以理解何以西方美
             术文化注重透视学、色彩学、明暗学、解剖学的运用。以儒道互补这一基本思想
             为发展线索的中国文化追求“安分知足,寡欲,摄生,随遇而安,自为调和”的

             价值取向,因此中国艺术强调“和而不同”,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中国美
             术文化中达到色彩极限的“以白当黑”的辩证思想。
                 第二,体现为美术文化的认知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文化模式有不同的文化特
             质,而文化特质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具有意义。人类的艺术心理外化形象

             的特定内容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例如,西方人欣赏中国的《福寿三多》,他
             们不理解佛手、石榴、桃为什么会象征幸福、多子和长寿。同样,我们也不理解
             西方文化为什么把头骨象征死亡,沙漏、镜子、蝴蝶、花卉、淌泪的蜡烛和书籍
             象征人生的短暂无常,面包和酒水象征耶稣受难、三位一体、圣徒和圣母。

                 第三,还体现在社会控制方面。所谓社会控制,就是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自
             觉或被迫地遵从社会规范,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的过程和
             方式。不同的美术文化由于处于由不同的历史时代环境与民族地域环境构成的社



                                                                                    11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