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215

第四章  美术作品的展陈设计研究



             作品,通过与展览内容和展品的互动,丰富了展览多层叙事视角和展览叙事空间
             的新生态,改善参观环境、创造参观条件,构建出一个人人参与共享的可感知、
             可视化、可体验的信息环境,丰富了展览的叙事空间。

                 (二)美术作品的可视转化助力展览内容表达
                 在现代生活中,视觉图像成为传递和记录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时代的
             发展,图像叙事模式日臻成熟,已然成为视觉文化的一种基本语言和表述方式。
             根据展览主题高度提炼和概括创作出的辅助艺术品,通过形象化、可视化传递具

             体的视觉信息,吸引关注,加强观众印象和记忆,在引出陈列结构中的重点线内
             容、亮点线形式和展览结构主线的同时,提炼了展览主题,激发和提升展览的思
             想内涵。
                 在确定了展览总主题和总的传播目标,提炼展览各部分、单元、组的传播目

             标、凝练展览分主题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展览叙述结构和艺术形式,选取内容
             创作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种辅助艺术品,通过图像化的再现,还原和重构历史信息,
             在与展览文物和图文展板信息组团、相互映衬的过程中,不仅解读和扩展了展品
             历史遗存信息,而且将专业问题可视化、学术问题通俗化、展览素材情节化、复

             杂问题简单化,打破行业和学科间的壁垒,在帮助观众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助
             力展览内容表达,助力观众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流,而且使展览更好看、更耐看、
             更精彩。
                 (三)美术作品可视转化对展览内容传播的推动

                 博物院是一座大学,也是一个强烈依赖视觉传达的传播机构。博物馆中的美
             术作品,以可见的造型和具象的视觉符号,转变了原有历史文化信息转译、感知
             的方式,在学术解读和博物馆专业解读基础上,增强了展览阐释能力。将展陈中
             的知识点和传播点进行有目的规划和量化,将“文物展示”引入“历史叙事”的

             传播中,可视转化提升了展览传播的多样生态、拓展了内容传播渠道,提升了展
             览趣味,让观众在感受美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单独的一幅画或组画、连环画形式的图像作品,通过视觉设计的合理化整合,
             在对展示内容进行信息承载和诠释过程中,通过直观、物化的手段将多个展品等

             片段信息进行关联,提高了信息解读的流畅性,使文化概念或展品成为有意义的
             学习系统,消除或拉近公众与历史、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有效提升了展览传播效果。
                 有特定明晰展览分主题创作的美术作品展项,以可视化创新展陈视觉表达和



                                                                                   207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