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34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有。很多地方政府甚至私营企业也开始把注意力投射到文化硬件的建设上来。经
过一二十年的发展,美术馆的各种功能才日益完善丰富起来,并且与开展群众喜
闻乐见的各类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群艺馆、以流动陈列展示为主的展览馆、以固
定展览各类文物为主的文化馆以及承担专业教育功能的艺术院校、承担创作生产
的各级画院、作为专业理论研究机构的艺术研究院区别开来。
②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开始了民营美术馆建设的试验期,也经历了大起
大落
进入 21 世纪,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大面积复苏,面貌各异的民营美术馆如雨
后春笋般建设起来,成为艺术界的一大现象,北京的宋庄,一夜间涌现出了八
家;媒体曾报道,仅南京市就有三十多家“美术馆”,似乎街头随便有艺术气息
的小商店,都可以叫做“美术馆”,“可见美术馆的正名有多么的重要。”“到
2004 年底,我国美术馆总量已超百所,多为新馆,有重建有扩建。美术馆数量
的暴增仅是一个方面,办馆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全国博物馆 1936 年为 77 所。
1946 年下滑至 17 所,但至 2005 年已超过 2300 所。但与博物馆总数相比发展速
度还是滞后的,美术馆投资和办馆条件也远逊于一般综合性博物馆。”
(2)我国的美术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及标准的美术馆行政管理系统,建章立制工
作普遍滞后,隶属关系也非常混乱。有的隶属于文广系统、有的属于文联系统、
有的属于新闻出版系统、有的属于侨办。有些属于外办、有些属于美协、有些属
于学校、有些属于艺术研究创作机构,五花八门。
二是目前我国仍然没有放宽对美术馆实行相关免税的限制。亟待健全的是扩
大优惠税种和税收对象以及享受捐赠税收扣除优惠的范围和捐赠渠道。
三是目前我们需要放宽对设置公益性艺术基金的限制,尤其是要鼓励设立公
立、私立及企业艺术基金。
四是对于什么是公益性文化单位,准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都
不明确。
我国的美术馆起步迟,藏品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美术馆是没有藏品的,
只是依靠一些临时性的展览填充美术馆藏品的空白,它们一直处于等待展览上门
的状态,没有主动的策展,没有引进展览的策展机制,更没有专业的美术馆学研
究专家,这无疑跟传统意义上的展览馆无异。我国美术馆的收藏量无法与国外大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