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35

第一章  美术馆策展理念及方法



             的美术馆相比,即使是作为国家级的中国美术馆拥有六万件的藏品也根本无法与
             美国、法国等国的美术馆的藏品量相比。但从我国美术馆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
             的美术馆发展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为了推动美术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全

             面提升美术馆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文化部领导及美术馆评估专
             家经过考察、严格审查和评选最终在申请的近 40 家美术馆中选出 9 家美术馆,
             并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分别是: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北京画院美

             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他们在我国的美术馆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美术作品的收藏、保护、研
             究、展示、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推动和促进我国美术的
             发展、普及,提高人民群众审美素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方面发

             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美术馆事业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
             美术馆的建设。“冯远先生在 2002 年全国美术馆工作会议的发言中谈到,如果
             说当代中国美术的生态是由美术家协会作为艺术家团体形成生产力主体的组合方

             式,由画院承担艺术品创作生产,院校承担培育新人、研究探索新作品的任务,
             美术研究所发挥社会评价和专业理论研究作用的话,那么美术馆可以说是集大成
             者。由这五个链环构成的美术生物链,我更倾向于认为美术馆是五环中重要的终
             极链环,美术史将由这里延伸出去,收藏、研究、保护、陈列、展览交流、审美

             教育等。对这一功能设施齐全的完整意义上的美术馆而言,它是最终直接面对公
             众、面对历史、面对当下、又面向未来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所处的阶段,
             就是美术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展览为中心的初级阶段,第二阶
             段是以展览和陈列并举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建立起以收藏、陈列、研究、教

             育为中心的艺术博物馆。”“2006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2 日,亚洲美术馆馆长论
             坛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召开,作为亚洲艺术节的系列项目之一,这次论坛的召开目
             的有三:其一,同加强藏品交流,互动展出,使馆藏效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外延;
             其二,轮流举办美术馆馆长年会,以促进交流,扩大合作,共谋发展;其三,对

             中国美术馆的性质、功能需要再认识,有必要进行美术馆学的研究。”
                 美术馆学会高云副会长在访谈中谈到,现在美术馆工作面临着六个方面的转
             变,同样在会上取得了共识:一是由偏重短期展览转变为长期陈列与短期展览相



                                                                                    27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