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70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术品集中存放在馆内供大家观赏,主要的流程是通过策展人规划与设计,再发出
展示公告,集中在某个时间段进行展览。
展示过程中,观赏者通过特定的路线标志,或者由向导引导讲解进行游览观
看,展厅内是统一定制的展柜或玻璃橱窗,用来保护精美的展品,在精致的灯光
照射下,展品更加富有生机与韵味。
旁边会搭配物品的标签以及简介,或是精美的小册子等。这种形式的资源共
享大大保证了艺术品的安全不被破坏,但这看似合理又完美的规划需要一个十分
重要的前提才能达到资源共享、艺术文化传播的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假
如没有游客愿意走进美术馆,艺术展品则无法实现自身价值。
在 2013 年广东省科学院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中心和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联合
发布的《广州市幼儿艺术素养教育调查报告》中显示,只有 4.23% 的家长会经常
带孩子去观看美术展览,这揭示了国内美术馆与观众相关联的窘迫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美术馆在传播与展示过程中,充分结合了互联网信息
技术的优势,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展示传播模式,即移动的美术馆,相对于传统
静止模式的展览馆,新型的“移动式美术馆”更加具有交互性,可以称之为美术
馆的动态化,“移动的美术馆”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二战后,西方国家的
文化与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形成了“信息社会”“知识产业”等新
型的价值观念。
2013 年 6 月,公益项目“4 号线美术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京港地铁
共同支持下开始运营,这种全新的模式开启了艺术资源共享途径的新篇章,通过
与人流量极大的地铁合作,将央美美术馆所展出的作品进行复制,这样可以保障
原作品的安全性,展示作品的文字介绍、展品资源以及活动支持与馆内展品保持
同样的标准,展示内容也保持一致,在无形中将文化艺术带入公共场所,在无意
间对大众的文化艺术修养作出了启蒙和教育。同时也是新时代与大环境下的策展
机制、资源共享的未来发展走向。
(二)美术资源共享的科技化
在当代网络科技的新时代,电脑、手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世界
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达到“零距离”,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快速获得
信息,了解世界的最新动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样促进了艺术文化的传播,
便于艺术文化的资源共享,从传统固定的模式扩展到数字的虚拟世界,开启了美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