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69
第一章 美术馆策展理念及方法
家,增加与策展人的交流探讨也许会为收藏工作附加建设性的意义。反过来看,
一些大收藏家的家里如同博物馆一般,丰富的藏品,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
不同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策划展览并不是难事。策展人在筹划展览项目时,
寻求有实力的藏家帮助,借展相关作品也是常见的情况,这时策展人作为“说客、
调停者”的身份属性就显露无遗。
作为艺术生态的最后一环,观众是艺术生产的使用者,许多人通过欣赏艺术
来满足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审美教育便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观之席勒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强调了“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艺术创作、艺术活
动和艺术经验与人性的教育联系起来。蔡元培的经典“以美育代宗教说”将培养
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视作重要的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从某种程
度上来说,审美教育的优良直接决定了艺术品位的高低。现阶段,我国目前的审
美教育水平不一致,导致了观众艺术品位的参差不齐。近年来涌入博物馆、美术
馆、艺术园区、画廊、艺术空间看展览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观众是知音,仔细观
看和深入体验艺术的价值;而有的观众只是匆匆的看客,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新
方式。因此,艺术机构如何开展观众研究,让艺术活动更好地服务观众;观众又
如何通过审美教育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体会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亟待
艺术管理者们考量的问题,策展人无疑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支柱和纽带。
第五节 互联网环境下美术策展认同机制与美术资源共享研究
一、互联网环境下美术策展与美术资源共享传播特点
美术资源的展示与传播是指在某些特定的艺术作品中提炼出主题,将内容上
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审美趣味与认知水平相统一,从而在此基础上,构
建针对艺术品的形式、内涵、观念进行综合的整体框架。
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传播路径,将艺术信息传播于大众。这种形式的传播机制,
与传统形式的对比,具有传播为艺术资源共享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
隐藏的弊端。
(一)策展传播动态化
传统形式的艺术策展与资源共享大多是通过美术馆展示的形式,将预展的艺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