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64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威也被转移和消解了,如 1989 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组织者们以研究者和批评
            家的姿态出现。艺术生态迎来的是策展人多重身份的时代,他们撰写的相关展览
            文章和资料被看作是评论的一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被媒体作为重要的素材。策

            展人不断地参与批评家的活动中并且与媒体的关系依赖性增强。策展人、批评家、
            美术史学家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与界限,策展被看作是批评的延续,正如刘礼
            宾提出的那样:“‘问题’导向的策展工作本身就是批评行为。”英国艺术家、
            评论家利亚姆·吉利克认为策展人篡夺了批评家的正统位置:“我所得到实践经

            验表明,策展工作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我们以前可能见过的人,过去曾
            经是艺术家、批评家,现在是策展人。”
                同时,现阶段媒体成了各类艺术角色所依附的重要平台。各大美术博物馆、
            拍卖行、画廊相继运营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Instagram 和 Facebook 账号;艺术

            家也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作品和实践;策展人当然不会错失这个优良的宣传手段,
            毕竟和媒体打交道成了策展实践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最重要的一环。
                (三)策展人与三级生产者
                1. 美术博物馆

                (1)行业生态现状
                2020 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阐
            释了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增强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意义和价值,并强调了为不同身
            世和背景的人们提供有意义的创造性体验。不难理解今天的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更为紧密,参与到了政治、社会、文化等议题。展览是美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
            能的主要方式,也是以一种独特的语言与公众交流的重要方式,美术博物馆通过
            策划展览来实现其人文价值,其策划方式、展示内容等都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
            考量。

                (2)关系性特征
                策展人在博物馆、美术馆中的传统职能发展和转向已在“策展人自身属性维
            度”中展开了探讨。从保管员到研究员,再到独立策展人的出现以及当下越来越
            多的策展人回到博物馆展开实践工作,这样的职业发展趋势也揭露了策展人与美

            术博物馆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亲密性。博物馆中珍贵的藏品亟待活化,因而在
            展示方式和内容上需要艺术性和大众化兼备,并且能够突出时代的特征,很多美
            术博物馆都设立了新的展览部门,有人专门负责展览内容的开发和策划。同时,



            56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