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9

前 言

                                                      PREF ACE



                   每年新粮上市后,我国主要通过政策性储粮、企业周转储粮和农户存粮
               三条途径储存。目前我国农户每年阶段性存粮达到 5000 多亿斤,约占全国
               粮食总产量的 50%。农户存储的粮食主要用于自我消费,一些拥有粮食仓储
               设施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般会阶段性存粮,通过错
               时销售,尽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企业周转存粮主要是为了满足粮食加工的需要。每年新粮一上市,粮食
               加工企业就会按照市场价收购新粮存储起来,存粮期限最长为一年,在新粮
               上市之前会将存储的粮食不断加工投入市场。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粮食
               加工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为了降低储存成本,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减少了收购
               粮食的数量,他们往往通过粮食批发市场竞价交易获得一部分粮源。目前市
               场上流通的粮食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政策性储粮,由国家储备粮和国家临时存
               储粮组成,存储期限一般超过一年。
                   世界粮食日是在 1976 年 10 月 16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所确立的。为
               了庆祝联合国成立 25 周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纽马克·赫鲁晓夫特别提议
               在联合国成立 25 周年之际举办世界粮食节。大会通过决议后,这一节日在
               联合国官方文件中正式被确定为“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利
               用这一节日来宣传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呼吁人们关注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
               业发展问题,促进人类的粮食及食品安全。

                   食品行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产业”和现代“餐桌工程”,食品消费正
               由生存性消费向健康性、享受型消费转变,营养健康、功能保健、休闲便利、
               个性定制、智能加工等作为食品加工的发展趋势,现代食品绿色加工与低碳
               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与特色创新型食品的工业化加工,促进
               了企业对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
                   粮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食品,也是生产、加工其他食品的基本原料。
               我国粮食食品在发展迅速的同时,粮食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在人类
               赖以生存的食物中,无论是米、面、豆、油等初端产品,还是肉、蛋、奶、
               酒等高端产品,其 80% 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粮食。粮食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非常特殊的产品、商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