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My FlipBook
P. 160
第五章 财政问题
避免出现财政监督缺位或者错位的现象。
(二)强化财政监督意识,健全监督体系
基层财政部门要增强财政监督意识,打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从而有效健全财政监督体
系。首先,基层财政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强化政府机关的监督意识,还需
要强化基层群众的监督意识,确保财政监督工作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其次,监督
部门的领导人员需要对基层财政监督工作提高重视,必要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引导基层财
政部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再者,负责财政监督的部门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结合实际开
展相关的监督工作,充分考虑被监督者的实际情况,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严厉处罚,
不得徇私,保证财政监督结果的真实性。最后,健全财政监督体系,根据时代要求和相关
政策建立完善的财政监督制度,达到规范约束财政监督工作的目的,同时要注重提升财政
监督人员的能力素质,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提升财政监
督效率。
(三)扩大财政监督范围,深入应用财政监督结果
财政监督部门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对财政体制改革要求有深入了解,有效扩大财政
监督范围,共同推进专项资金项目监督和日常监督,同时强化全过程的财政监督工作,为
财政体制改革夯实基础。财政监督必须要覆盖所有的财政活动,财政监督不能顾此失彼,
要在抓重点的同时顾全大局。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应当并驾齐驱,而不应分开,从一定程
度上来看,专项监督实质上是对日常监督的补充。财政日常监督是对财政运行全过程进行
监管,能够保障监督的连续性,专项监督则是对财政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
检查,控制其影响范围和深度,专项监督能够弥补日常监督中的不足,减少财政监督的遗
漏内容,财政监督覆盖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财政监督效果达不到预期的主要原因是,
事前审核缺少明确标准、事中控制力度不足以及事后监督不到位,在新时代特征的影响下,
财政监督手段必须要进行改革和优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必须贯彻落实,财政监督部
门要构建无死角的监督体系。事前监督要严格履行既定的流程,事中监督则要紧跟财政资
金的流向,掌握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监管,事后监督则
要对财政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配合问责机制,对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财政监督范围扩大以及全过程的财政监督都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另外,被监督部
门要深入应用财政监督结果,积极整改财政项目,规划财政资金。
(四)加强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效率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财政监督提供了新的契机,财政监督方式也
要跟随时代变化进行改革创新,财政部门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搭建财政管理和监
督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公开财政监督信息提供有效平台。财政部门内部已经引进了相关
的管理软件,目前应当做的是优化软件系统,并且打通系统软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渠
道,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比如财政监督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财政监督工作,对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