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My FlipBook
P. 210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财务的创新发展
各方面的监督,不会出现财务信息数据泄露的风险。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广泛、数据
分散、数据总量大,财务数据信息的传递、储存、输出等都需要通过网络设备等软件才能
完成,所有的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导致容易出现非法用户或者非法软件盗取财务信息数据
的情况,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有所降低,给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风险,因此行
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已经不只是经济风险,还有信息安全风险。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
位进行财务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健
全;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相关制度规范不符合大数据时代的工作流程和
财务控制程序,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修改、调整符合大数据时代工作特点和业务特征的内部
控制制度,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内部
控制意识较为薄弱,未能基于大数据时代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和使用进行
控制,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实现各个环节内部控制的全覆盖。除此之
外,内部控制想要发挥最大的效用,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
部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方面,没有单独设立审计部门,审计机制未能建立;另一
方面,部分单位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审计部门,却没有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相关岗位人员
的业务素质较低,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逐渐暴露出来。
(二)预算管理不科学
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然
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力、绩效目标管理欠缺等问题。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规划性、长期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只注重单位短期活动,忽视长期发展,未
能将预算编制与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预算编制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但是部分行
政事业单位认为编制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未将预算编制上升到单位整体战略层面,导
致预算编制与业务工作相分离,不能获得准确的资金数据。预算编制完成以后,随意变更
预算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超预算使用资金的情况,预算执行刚性不足。此外,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在预算编制前,未对预算项目进行事
前绩效评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虽然设置了绩效目标,但绩效目标设定不科学,比较单一、
含糊,缺乏实际应用性;在预算执行中,缺乏对于执行情况的监督,一旦绩效目标出现偏
差,不能及时纠正;预算执行完毕以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将绩效评价止于书面文字工作,未将绩效结果应用于预算管理中。
(三)固定资产管理落后
一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成立的时间较长,固定资产数量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固定资产新的管理制度的出台,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和标准不断提高,但在行政事业单位
成立初期或早期购买的符合当时入账标准的固定资产却未进行处置,依旧在固定资产账面
上;同时,由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对资产的清查盘点不及时,固定资产丢失的现象时
有发生,也使有些闲置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未做到高效节约、物尽其用,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