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2 - My FlipBook
P. 212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财务的创新发展
位财务信息数据需要进行指纹认证或刷脸认证,才可以访问网络系统。在财务信息数据储
存、传输过程中,应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防止不良软件攻击系统,避免造成财务信息数
据泄露的情况出现;另外,单位需要将所有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备份保存,防止数据丢失。
单位信息技术部门应配合财务部门定期对财务信息数据网络系统进行升级,更新补丁,确
保财务信息数据安全。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符合大数
据时代工作特点和业务特征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实时优化、更新财务管理制度,将单位各
部门工作全部纳入内部控制管理中。不仅如此,行政事业单位还要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明确在大数据时代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及控制目标。与此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还
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予以支持,大数据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单位内部
审计,需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大数据审计人才,深入挖掘财务信息数
据,提升内部审计效果,确保单位的财务安全。
(二)优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因此需要在大数据时代抓住网络信息红利,
提升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单位的财务
信息数据,将数据横向与纵向联系起来,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财务信息数据,并进行科学分
析,深入研究单位的业务重点,科学研判预算管理方向,为事业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
财务信息数据,实现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其次,预算管理依靠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可
以让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解什么是预算,知晓单位业务活动,使得全体员工都能积极
参与到预算编制中。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跟踪
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且将预算执行与工作人员的评优评奖、绩效奖励挂钩,从而有效加
快单位的资金支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建立预算项目绩效评估机制。一方面,要科学规范设置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实时跟踪和监
督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
政策和调整预算安排相衔接。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收集范围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加强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首
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快内部机构改革,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明确固定资产
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固有资产使用效益,并且要根据新
出台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和规定不断完善资产基础信息,对于不符合入账标准的固定资产
要及时进行实物处置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固定
资产进行盘点,核对固定资产数量以及固定资产使用人与资产是否相符,防止固定资产使
用过程中的浪费和流失。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需
要依托财政部门开发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等其他系统进行贯通、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