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119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

             绝对了。
                 4)××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
             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六、文言文

                 (一)学习方法
                 1. 文言文的内涵
                 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
             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的。最后一个“文”字,是

             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作语体文。而“白话文”
             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快乐高效学语文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
             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
             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
             文体。

                 2. 文言文的沿革
                 文言文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
             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
             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

             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
             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 世纪之后,在中国,
             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