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83

2.
                                                               关系法则——心与心的距离,最远,也最近




             都是带着孩子玩,感觉和楼下小朋友玩没什么区别,浪费时间浪费钱。Claire为

             此也很生气,认为奶奶什么都不懂,更是为她带孩子,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而
             担忧。
                 在生活上,Claire和婆婆也有很多生活习惯上不太和谐的地方。Claire喜欢家
             庭整洁明亮,断舍离;婆婆却总是舍不得扔东西,家里到处都是她舍不得扔的塑
             料袋、纸箱子和瓶瓶罐罐。如果家里有任何找不到的东西,婆婆都会指责Claire

             乱扔东西。有一次,甚至把Claire已经扔到垃圾桶的旧玩具捡了回来。Claire喜欢
             清淡饮食,婆婆则喜欢重油重盐,Claire喜欢现代简约,婆婆喜欢乡土气息……
                 最令Claire伤心的是,每次她和婆婆有了争执,孩子都站在奶奶那边,说:

             “妈妈都不管家,都要听奶奶的。”每次Claire都暗暗流泪,哑口无言。曾经多
             次想换保姆来帮忙,但是又担心保姆不会真心对孩子好,对孩子成长更不利。
                 隔代养育是社会结构变化和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年轻人面
             对生存现实无奈的选择。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理论,成年人担负着生儿育

             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养育和自我专注、自我成长的冲突。而隔代养育却成为解决
             这个冲突的契机,父母可以在生儿育女的同时,承担社会工作,实现自我成长和
             自我价值。然而,父母也需要承担不能亲自哺育自己孩子的遗憾和同祖辈一起生
             活差异的委屈,甚至是父母和孩子长时间不能相处的愧疚。但是从现实层面看祖

             辈带孙辈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第一就是缓解了“空巢老人”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及以上人群,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60岁老人身体还很健康,思维还很敏捷,但是却不及新生一代年富力强了。再加

             上一些下岗、带薪留职、离休、内退等特殊时代背景下涌现的一批“年轻”老
             人,呆在家里,子女因为生计不能陪伴左右,也不能承担社会工作来实现自己的
             价值。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老年期,老年期的
             基本任务是自我整合和绝望的心理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怀着充实的感情

             与自己的过去告别,孙辈无疑成为老人临近生命终结的晚年生活中浓重的一抹
             亮色。
                 隔代养育,填补了老人的空虚,有利于他们寄托情感,增添了老人的生活乐





                                                                                    69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