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P. 34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止一起、查处一起。对新增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挖湖造景、人造景观等突出问
题,依法依规,迅速整治,该拆除的拆除,该没收的没收,该问责的问责,该复
耕的限期恢复耕种,做到“零容忍”。
积极消化存量。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等最新成果,全面
排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情况,摸清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占用耕地绿化造
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占用耕地挖湖造景、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林果、挖塘养
鱼和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底数,分类建立台账。对《通知》下发前出现
的“非农化”问题,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
分类处置的原则,科学研判,制定措施,妥善处理,逐步消化,避免“一刀切”。
属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存量问题的,按照专项整治行动安排,有力有序推进整治;
对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条件或耕作层的,依法依规查处,限期恢复粮食作物生
产,确实无法恢复的,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补划。
加强监督监管。结合土地卫片执法、耕地卫片监督等工作,加强耕地利用情
况监测,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常态化监管机制。坚持农地农用,明
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引导种植目标作物,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养
设施。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引导农村产业在区(市)范围内统筹布局。科学合理
利用土地资源,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巩固“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
成果,加强设施农业用地、临时用地等用地监管。落实执法监管共同责任,齐抓
共管,坚决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对违法严重或工作不力的地区进行重点
监控,对重大典型违法行为直接查处或挂牌督办。对违法占用耕地且年度内未能
消除违法状态的,扣除该地区储备补充耕地指标,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限期补划。
健全长效机制。梳理现行相关政策措施、规划方案和考核指标,对违反《通
知》精神的,立即停止执行并调整完善。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健全耕地保护长
效监管和激励机制,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统筹划定生态红
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合理确定造林绿化等生态建设目标。科学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
设,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能。推进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耕地
土壤资源。持续开展耕地保护激励,提高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积极性。
落实补充耕地后期管护资金,坚决纠正和逐步解决耕地弃耕撂荒问题。
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耕地保护取得成效:强化主体责任。各区(市)政府要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