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信息的脉络
P. 62

·信息的脉络·
                 产新的或者答复改良过的产品、培养新的需求等。熊彼特指出,“新生事物必然会
                 取代甚至破坏旧的事物”。因此,他提出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核心是“创造性破坏”。
                     从这一观点出发,熊彼特发展出了经济景气循环理论。他认为,创新是经济
                 发展的动力,能推动经济增长的潮流,一开始,只有进行创新的先锋企业处于潮

                 流之中,接着,许多其他企业一拥而上;后来,潮流失去了动力,逐渐停滞,开
                 始进入下行阶段,直到一系列新的创新带来一个新的循环。熊彼特认识到,资本
                 主义不仅能给一小部分人,也能给广大的社会群体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裕和个人自
                 由。熊彼特视创新为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他认为企业唯有持续不断的创新,

                 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逃脱被淘汰的厄运,创新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而
                 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成为很多企业发展创新的
                 基础,创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创新的来源
                     创新如此重要,但创新的想法来源于何处?我们需要从何处入手?我认为可
                 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考虑。外部主要关注可能引起范式转换的场景,如新技术、
                 新模式等,内部则要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溯因法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真方法。

                     ◆  范式转换促进创新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科学革命(如冯·诺
                 依曼的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或者伯纳斯·李的万维网等)只有在旧范式下的异常情
                 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而且只有在出现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时候才会发

                 生。但实际上,这些足以构成推动技术范式转换的必要条件和驱动力。
                     通过对信息产业变革的分析,导致信息技术范式转换的原因至少有三个:
                     第一,正在设计的系统的复杂性超出我们人类理解或控制这些系统的能力。

                 例如,编程语言的出现是因为编写正确的机器码或汇编代码变得异常困难。
                     第二,去做一些以前没有人想象得到的事情开始变得可能。例如,谷歌和其
                 他搜索引擎几乎可以即时搜索到人类发布过的任何内容。
                     第三,复杂的社会、政治和商业力量可以推动技术范式的转换。例如,军事

                 需求根本性地创造了航空、核武器和许多其他技术,同时军事预算也为计算机技
                 术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大部分资金。
                     《技术陷阱》作者卡尔·贝弗雷认为,复杂性的一个来源是由于使用了大量
                 的组件,即使是那些具有简单功能的简单组件,如充当开关的晶体管,只要有足

                 够的数量,也能实现极其复杂的功能。几十年来,植根于这些晶体管的数字技术
                 一直是推动由复杂性所驱动的范式转换的主要原动力。1965 年,英特尔的联合创


                                                   • 46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