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信息的脉络
P. 67
·第二部分·
又能作为形容词,表示为探索客观规律为目的的手段、方法。科普作家张天蓉在《科
学是什么》一书中认为,在科学的要素中,如果除去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共同部分
不谈,唯“现代自然科学”所独有的,有四个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即可质疑性
(questionable)、量化(quantitative)、可被证伪性(falsifiable)及可证实性、普
适性(universal)。
◆ 质疑(questionable)
质疑是科学的第一要素,“不质疑,就不成其为科学”。“质疑”的核心是
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任何实验事实和理论。“科学”并不等于“正确”,而是可以质疑,
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中国著名学者胡适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
要在有疑处不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这两句名言的核心就是鼓励质疑。
质疑促进科学的进步。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多次革命都是质疑旧理论,提
出、建立并证实新理论的过程。例如,组成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个问题从古
希腊一直问到现在。答案曾经是水、火、数、气、实心球、行星模型、原子、
基本粒子、夸克……每一个模型都是质疑的结果。并且,这个问题还会一直质
疑、一直探究下去。
◆ 量化(quantitative)
科学的第二要素是量化,也就是科学的数学化。数学是建立在公理和逻辑基
础上的“形式化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信息论是科学数学化的经典实例。在克劳德·香农之前,信息这个词,与“知
识”“智慧”这些词类似,与数学无关的。香农给予了信息概念一个定量而精确
的描述:
H=∑(-pi)log pi
该式中,H 为信息熵,pi 为每个字母在信息中出现的概率。如果计算中的对
数 log 是以 2 为底的,那么计算出来的信息就以比特(bit)为单位。
香农的信息论影响深远。香农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
不确定性的描述,1949 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将度量信息的概念引向热力学,与
热力学及统计物理中熵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个联系让我们对信息、熵、概率等
概念都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也有可能使我们得到启发,将信息量化的方法推广到
更为一般的范围。
◆ 可被证伪性(falsifiable)及可证实性
哲学与科学,在古代几乎不分,在现代则渐行渐远。近一百多年来,科学迅
猛发展,特别是物理学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带来的革命,给予现代科学以
及人们的哲学观极大的冲击。波普尔的所谓“证伪”,是相对于“证实”而言。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