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地铁轨道施工技术
P. 19
第一章 概述
规定,经现场监理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十)整体道床混凝土的浇筑
道床需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并做好相关专业的配合,提前按照供电、通信信
号、排水等专业的设计要求预埋过轨管线。
(十一)施工要求
①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
现象,若出现上述情况,一般不得使用。
②运输混凝土设备的内壁应光滑平整,不吸水,不漏水,并应经常清除粘附
的混凝土,必要时,应对运输设备加盖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
③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间的高度不得大于
2m,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
轨扣件采取防污染,如套塑料袋等措施,紧跟打混凝土作业进度安排专人对局部
污染的道床、钢轨、扣件及伸缩缝进行清理。
④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基底清理干净(如积水、杂物等)。
⑤在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管线
等加以检查,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⑥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当模板有缝
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⑦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
径的 1.5 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 50~100mm;每一振点的振捣持续
时间宜为 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宜。
⑧地下线混凝土浇筑后,抹完面 2h 内应养护并覆盖养生棉,直至规定的养
护时间,高架线及出入段线应根据环境温度养护时机需及时调整。操作时,不得
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当洞内或高架线路平均气温低于 5℃时,应采取保温
养护措施,并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⑨不同地段排水沟衔接时,较低一端的沟底采用道床混凝土一次浇筑形成顺
坡层,顺坡层的长度根据不同地段的线路坡度而定,最终排水坡度不小于 2‰;
集水坑位置未在线路最低点,需对集水坑范围内道床进行顺坡处理,使道床与集
水坑能够很好地顺接,保持排水通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