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14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桥梁无法避免架设在不良地质条件上。这种大区域的不良地质条件主要有强震区、泥石
             流、冻土、盐渍土、软土等。其中,对桥梁结构安全性影响较大的条件主要有软土,冻
             土、泥石流、强震等。对桥梁结构耐久性影响较大的条件主要有积雪区、盐渍土等。下
             面主要分析典型不良地质条件对于桥型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宜采用的优化措施。

                  1. 软土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是土质软弱,容许承载力小,透水性差及地基压缩性大,因
             此软土地区的桥梁总的要求是结构高度较低,基底应力较小。软土地基主要影响桥梁
             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在软土地区建桥的原则是在保证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选择能够最

             大限度地降低线路路肩高程的桥式,宜尽可能做到构造简单、受力均匀、自重轻、刚
             度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易于施工、便于养护、保障运营安全、达到经济合理的
             目的。一般情况下,简支梁式桥多采用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桥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大跨度则常采用下承式钢板梁桥和下承式钢桁梁桥。在软土地区河网化地段,河道纵

             横交错,自然河面宽度不大,桥梁密度较大的情况下。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桥,结构
             轻盈,外表美观,要求地基承载力较小,桥梁建筑高度较小,对软土沉降适应性较强。
                  在软土地区设桥,当桥梁跨越河道水流较深、地质复杂及基础施工困难时,宜尽

             量选用较大跨度的桥式,减少桥梁基础的工程数量。
                  2. 冻土
                  冻土对于桥梁基础和下部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到桥梁的
             安全性。有研究表明,浅平基础、挖井基础及桩基础桥墩受冻土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
             墩高在 10~22m 时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情况下,浅基础比深

             基础(挖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础)桥墩的地震反应要小,但也有少数例外的情况。挖
             孔灌注桩基础与桩基础桥墩相比,其地震反应的大小无明显规律性。但从统计结果看,
             挖孔灌注桩基础桥墩的地震反应要略大于桩基础。但这并不表示浅基础桥墩的抗震性

             能优于深基础,因为在地震引起地基失效后,浅基础桥墩的震害往往比深基础桥墩要
             严重得多。因此,采用何种基础类型应根据地基的承载力由静力设计确定。
                  3. 盐渍土
                  盐渍土的成因主要是海水浸入沿岸地区或内陆盆地或洼地中,易溶盐随水流由高

             处带往低处,或冲积平原含易溶盐地下水位上升,经过蒸发作用,盐分残留,凝聚地
             面而形成。桥梁结构特别是桩基础等下部结构,由于氯离子的侵入引起的钢筋腐蚀破
             坏是十分突出的,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原因。这对位于盐碱地区的大型桥
             梁下部结构的耐久性和长期寿命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4. 泥石流
                  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尤其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西藏、


             • 2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