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146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四)背景的写作
胡乔木同志说:“你得在你的新闻里,每一次供给详细的注释,纵断面和
横断面的背景,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这样,你的新闻
就叫做主体化了,就叫做简单明了了。”背景材料在新闻中的作用可见一斑。电
视新闻的背景,如有录像资料,可用图像来表述,字幕上打出“资料”二字即
可,插入电视新闻主体之中,同样起说明、注释、烘托、铺垫和深化主题的作
用。如果没有电视录像资料,就只能依靠文字稿中的有关叙述作为背景资料。例
如,中央电视台新闻《我国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定点成功》中,有一段这样的背景
材料:
卫星定点就是将卫星送入赤道上空 35786km 的预定位置上,并使卫星的运
转方向和速度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一致起来,使它成为静止卫星。不过,
这在火箭技术和测控技术上是相当困难的。卫星必须进入赤道上空 35786km 的
定点位置。若低于这个高度,卫星就比地球自转速度跑得快,若高了就跑得慢
一些。
“卫星定点”大多数观众都不熟悉,但这段背景材料的运用,就很好地解释
了这一技术名词的含义,解答了观众的疑难。
(五)结尾的写作
一条电视新闻有了好的导语和主体,还得有个好的结尾来呼应导语,照应全
篇,以给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
例如,荣获“中国新闻奖”的安徽电视台新闻《庄稼医生刘本宽》,报道了
在农业植保战线上奋斗了 28 年的女大学生刘本宽的先进事迹。其导语是……28
个寒来暑往,那刚出校门时的满头秀发已被无数次凄风冷雨染成缕缕银丝,朝气
蓬勃的脸上平添了几多岁月的沧桑。结尾语是:近年来,一些移居香港、美国等
地的同窗好友和亲戚纷纷来信,劝她趁腿脚灵便到国外观光旅游。刘本宽一一谢
绝了。绿油油的稻田,金黄黄的麦浪,28 年植保生活,维系着她的不正是这绿
色的希望和金黄的收获吗?其结尾既与导语相呼应,又点出了主人公高尚的思想
境界,从而更加突出和深化了宣传主题。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