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179
第八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语言优化策略
随着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作为电
视节目的直接驾驭者,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声
语言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进行口语传播的重要工具,优秀节目主持人之所以具有非
凡的魅力,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便是其在口语传播中精妙的语言运用。电视节目
主持人在节目创作时承担着引导讨论、组织串联、调节气氛的任务,节目主持人
在口语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无疑对广大受众起着示范、熏陶和引领的作用。优秀节
目主持人精彩的口语传播语言有助于受众语言素质的提升,更是优化电视传播效
率的重要保证。电视节目主持人该如何恰切地运用语言以实现口语传播的最优化,
这一问题应当引起传媒界的高度重视。
(一)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语言要具有规范性
有声语言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中语言运用的主要形态。电视节目主持
人以有声语言为载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民众呼声。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
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口语传播中的语言应当是规范的。我
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全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正在使用的民族语言还在八十种
以上。现代汉语方言相当复杂,在全国形成了七大方言区,方言之间的差异很大。
语言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口语传播中语言的规范化问题。1955 年 10 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
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明确指出:“每一个
说话和写文章的人,特别是在语言使用上有示范作用的人,注意语言的纯洁和健
康。”1982 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 19 条规定:“国家推广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一步把使用规范语言提升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节目
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以口语传播与反馈的方式来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口语传
播语言必将对电视受众产生影响,客观上对广大民众的语言运用起着示范和引导
作用。为消除方言隔阂,提高口语传播效率,节目主持人有责任、有义务遵守国
家的法律,用规范的语言——普通话为广大受众服务。首先,节目主持人在语音
方面必须遵循普通话规范要求。无论是声韵调发音还是语流中对音节的处理,都
必须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保证每个音节语音纯正、清晰饱满,使口语传播语
言悦耳动听、富有美感。其次,有声语言作为电视口语传播的重要手段,词汇及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