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177
第八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
他们当中有的人普通话不标准,但由于思想内涵深刻,富有个人魅力,以出色的
表现吸引了观众,而观众对他们在语音方面的缺憾往往能给予宽容。
2. 无原则媚俗的“港台腔”
现有一种怪现象:部分节目主持人乃至个别播音员用一口“港台腔”做节目,
让人百思不解。此腔源自有的港台人士努力学习普通话而尚未熟练的话语调腔。
由于前后鼻音不分、轻重格式颠倒、主次关系错位、高低长短无度、僵直生硬的
无奈,不得已而加强起伏跌宕的变化所综合起来造成的“嗲声嗲气”。
3. 方言节目出现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新闻媒体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与深度发展,媒
体竞争也日益激烈和残酷,各家媒体的战略规划和改革举措纷纷出台,其中新闻
节目的本土化发展成为媒体应对激烈竞争的一项基本策略。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
媒体的新闻节目,为了在国内外强势媒体的夹击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迎
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他们在摸索新闻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大胆地直接使用
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目前,广东、福建、四川、湖南、浙江等省地方台
的新闻节目中就存在着不少方言土语类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较高,并有日益扩
大的趋势。在内容上,方言新闻节目和“民生新闻”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以播
报所在地区范围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观众沉
浸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中,窥视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生群像,在别人的悲欢离合中
获得快乐和满足,得到启发和引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承载和记录着这方
土地上的历史和原住民的情感,很容易被这个环境中的人群接受并产生共鸣。方
言虽具有其特殊的审美意义,却只是边缘文化的一隅,不能作为语言的主流形态。
(三)严格规范的基础上要坚持大众化原则和灵活、生动的主持风格
语言是人类交际思维、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语言的功能是交际,语言的本
质特征是其动态性和人文性。语言学家许嘉璐认为;“现代化需要规范的语言文
字生活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因而广播电视的语言应该规范而多样,高
雅而活泼。”所以说语言大众化是节目主持人语言强调规范化的更高层次。
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是广大的老百姓,他们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所以,
主持人的语言必须简明易懂,有很强的可听性、可接受性。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
简单朴实的话有时更能快捷而有效地把某种思想传达给受众。社会心理研究表明,
“人们更喜欢语言上向他们接近的人”,因为“降低参与者之间的差异”“有利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