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216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渠道层面、终端层面、服务层面等。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形式、
            种类与速度方式有着比较大的优势,而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传统媒体
            也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这也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实现有效互补与融合的理

            论基础。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形式
                新媒体的产生源于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当前时代新媒体的有效传播更多的借

            助于电脑、手机、车载媒体等可移动终端的应用,而 4G/5G 通信技术的演进、
            智能手机的广泛传播与普及更是新媒体传播形式百花齐放的最直接诱因。
                对个人而言,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接受渠道,手机与电脑上的各种应
            用的诞生与传播是改变人们新闻信息接受方式的原动力,而博客、QQ、微信、

            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多种主流应用的相继出现,正是信息传播渠道变化的主
            要体现。
                一方面,移动终端及其内个人应用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从时
            间与空间方面极大地拓展了人们浏览新闻信息的自由度;另一方面,新媒体应用

            所逐渐具备的互动性、实时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交流方面的限制,为
            人们体现更为真实的新闻信息提供了机会;此外,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
            上也更为丰富与趣味,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而这些也反过来加快了新媒体形
            式的不断涌现。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信息传播现状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渠道不断优
            化,而人们对互联网本身的熟悉与依赖性也与日俱增,这一切在对以电视为代表的
            传统新闻渠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对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新闻信息传播渠道而言,以网络为传播渠道的新媒体
            的发展是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的,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引
            导以及发声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2019 中国网络媒体社会价值白皮书》中,
            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到新媒体的发展历程:随着以博客、微博、微信与移动

            直播的诞生与兴起,人们逐渐习惯于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便利性,传统的新
            闻信息传播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环境中,人们对时间利用的高效性需
            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实现对信息的选择与接受,以及娱乐与交流所需要的时



            ·204·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