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70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土地准备控制技术、播期控制技术、播种质量控制技术、播后管理技术、苗期化
            学调控技术和打顶控制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技术,实现苗匀、苗壮、个体优,
            弱株率控制在 3% 以下。

                8. 器官消长的控制技术是高产的关键
                对器官消长的控制技术,特别是对产量器官消长的动态调控技术,对高产至
            关重要。在器官形成的消长动态规律基础上,通过控制技术实现棉花消长动态与
            棉花高能辐照期同步、与脱叶催熟要求匹配、与化学封顶要求匹配,是未来棉花

            高产栽培的要求。李雪源团队研发提出的棉花断花管理技术、封尖管理技术、集
            中管理技术是棉花器官消长控制的关键技术,有利于棉花高产。
                9. 优化棉田环境控制技术是高产的关键
                对棉田环境优化的控制技术,对降低蕾铃脱落,实现高产极为重要。

                新疆棉田环境的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优化光环境,提高棉花冠层的
            透光率,降低消光和截光,并保障冠层良好的通风性,特别是保障 7 月下旬盛铃
            期棉田通风透光环境的控制,通过合理肥水运筹、打顶、封尖和化调等控制技术,
            保证盛铃期叶面积系数在 4.0 左右。二是要优化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棉田肥水病

            虫害环境,做好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的肥水控制,特别是 7 月蕾铃脱落高峰前的
            20 余天的肥水合理运筹,对降低脱落、减少上部空果枝的问题作用明显。
                棉田环境优化控制技术包括塑型技术、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的控制技术、适
            宜品种的选择技术、封尖技术、肥水温协同技术等。通过相应控制技术,可提高

            棉花成铃率,降低烂桃率,提高铃系质量,实现棉花高产。
                10. 异常生长的控制技术是高产的关键
                棉花生产中,异常生长现象时有发生,制约着棉花高产的实现。掌握和了解
            棉花生长异常的诊断与防治控制技术尤为重要。李雪源团队编制的《图说棉花生

            长异常与诊治》一书,为防止棉花生长异常提供了控制技术。

                二、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在新疆的棉花生产过程中,棉农盲目追求高密度,田间施肥种类单一,棉田

            残膜回收量较少,或基本上不回收,土地盐渍化日益严重,棉田分散,规模化种
            植条件较差,导致质量指标不一致。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棉花产业的发展,只有
            加强对棉花的种植管理才能提高棉花的产量与质量。



            ·158·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