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69

• 第四章  棉花种植及增产技术




             状的有效动态控制,保障了出枝出节成铃多而早、早而快,蕾铃脱落性状的显著
             降低,实现了棉花高产再高产。
                 随着轻简高效栽培的发展,特别是机采棉的发展,对高产性状提出了新要求。

             李雪源团队研究提出了集中现蕾、集中开花、集中成铃、集中吐絮、断花、封尖
             (枝尖)等有利于集中成熟的高产性状,并形成了响应性状的控制技术,对进一
             步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6. 优化群体的控制技术是高产的关键

                 新疆棉田群体结构存在许多需要优化的问题。例如群体过大或过小、群体通
             风透光差、群体库源不协调、群体光合代谢功能差、群体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不
             协调、群体经济系数低等。对群体优化的控制技术大多是利用现有的水肥、化学
             调控技术,在进行水肥化学调控时,兼有优化群体的作用,但这种调控效果差。

                 对群体的优化控制只有做到针对性、系统性、动态性,才能有效解决棉田群
             体结构存在的问题。李雪源团队高产创建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对群体塑形,通过塑
             形,解决群体结构存在的各种问题。其塑形包括多个控制点,贯穿棉花苗期至絮
             期,通过肥水化学打顶调控,形成株高适中(80cm 左右)、果节适中(单株果

             节 15~20 个)、叶片大小适中、果枝与主茎夹角小、节节高(下部节间 3~5cm、
             上部节间 5~7cm)的推迟封行、叶层分明、蕾铃外露、通风透光好的高产群体结构。
                 综合研究表明,新疆棉田群体优化的关键控制点:一是保障 6 月上中旬盛蕾
             时节具有 4 个果枝,株高 45cm 左右,叶面积系数 1.0~1.3;二是保障 7 月上旬打

             顶时节具有 70~90cm 株高和 8~10 个果枝,叶面积系数为 3.0~3.2;三是保障 7 月
             中旬封尖时节单株平均具有 15 个以上果节;四是保障 7 月下旬盛铃期棉花叶面
             积系数值最大,且控制在 4 左右,不提前也不推后,棉花大行似封非封状态。

                 7. 优化个体的控制技术是高产的关键
                 个体是构成棉花产量的基础。高密度下,棉花个体强弱对棉花高产至关重要。
             新疆棉田中棉株个体主要有三种表达。一种是成铃数高的单株(高出平均数 2~4
             个);另一种是成铃数接近平均水平的单株;还有一种是成铃极少的单株(成铃
             0~3 个)。棉田以成铃数接近平均水平的单株为主。在新疆棉田中单株成铃少的

             棉株占比较高,单株成铃少的面积占比为 10%~30%,严重影响棉花产量。所以
             棉花高产种植,对个体的优化,降低弱株比例的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对个体优化的控制技术贯穿棉花种植的前期和中期,包括种子质量控制技术、



                                                                                 ·157·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