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71

• 第四章  棉花种植及增产技术




                 (一)棉花生产要素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基于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棉花生物体(种、胚、根、茎、叶、枝、节、间、
             尖、蕾、花、铃等器官),通过改变棉花生物器官的生长发育进程、群体个体结

             构、时空分布、器官消长及其内部各种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
             成及降解等),并引发关联、扩散作用,导致棉花的长势长相、生长发育进程、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器官时空分布及其内部各种代谢处于正常或偏离,从而形
             成高低不同的产量、品质结果。

                 通过多种生产要素的聚集、集成,影响棉花生产要素的发挥。要素的高效正
             向聚集会产生正向影响而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要素的低耗反向聚集会产生负向
             影响而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
                 在棉花生产种植中,不同生产因素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不同。有些

             因素影响大,有些因素影响小;有些因素是直接影响,有些因素是间接影响,有
             些因素是单一影响,有些因素是协同互作影响,有些因素是可调节影响,有些因
             素是不可调节影响,有些因素是在生产关键时期影响,有些因素是在非关键时期
             影响。最终都会对生物体器官的生长发育、功能、结构、代谢形成影响,但其影

             响的幅度、速度、效应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产量和品质差异。
                 (二)棉花生产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水、土壤(理化特性、养分、水分和残留物)、气候(光、温、雨水、无霜期、

             积温、低温冷害、雹灾和大风)、病虫草害等是影响棉花产量品质的环境因素。
             反映了养分供应水平、水分供应水平、光温潜力水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其中
             干旱、瘠薄、盐碱、地膜污染、重金属残留、高温、低温、冷害、倒春寒、大风、
             雹灾、枯萎病和黄萎病、棉蚜、棉铃虫、棉蓟马、盲椿象、红蜘蛛及芦苇、三棱

             草、龙葵等,是目前新疆区域棉花生产中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
                 2. 技术因素
                 品种、栽培、肥水、化学调控、病虫草害、机械化装备、防灾减灾等是棉花
             生产中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因素。

                 3. 生产因素
                 棉花生产方式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棉田耕作制
             度、棉花生产资料质量、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和植棉技能等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



                                                                                 ·159·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