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74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1. 产量品质目标
                综合以地定产、以前三年平均产量定产及以光温生产潜力定产决定产量品质
            目标性状。以前三年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 10%~15% 为产量目标。

                2. 提高产量和品质技术方案
                一是增加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提高经济系数;二是合理密植基础上,降
            低脱落增加总铃数,提高铃系质量,增加铃重;三是实现精准化标准化管理,提
            高经济系数和成铃率;四是在最佳时期开花成铃,提高光温利用率;五是在传统

            栽培技术上,推广应用集中成熟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六是做好技术集成和技
            术创新,实现技术要素的高效聚集和应用。
                在技术措施上把握好以下措施:一是土壤改良及整地,要合理安排好土壤
            改良、整地时间、整地质量、土壤封闭处理、基肥投入和中耕等工作;二是种

            植模式,依据地力、品种特性等,确定好种植密度、株行距配置(适宜方式为
            66cm+10cm 宽窄行距或 76cm 等行距,株距 7~11cm);三是品种选用,在“早
            字当头、突出抗性、高产稳产、兼顾品质、适合采收、种子达标”基础上,因地
            制宜地选用品种;四是播种,合理确定好播种时间、播种质量、地膜覆盖方式及

            质量等工作;五是肥水运筹,合理运筹施肥方法、数量、配比、时间等及灌溉的
            方法、时间和水量;六是打顶及化学调控,科学进行全程化控、应症化控,塑形
            化控、化学封顶、脱叶催熟与化控、人工打顶等工作;七是病虫草害防治,根据
            棉花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特征特性,建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八是生长发育调控,

            根据新疆棉产区定位,制定以促早为主,集中成熟的棉花生长发育动态调控技术
            体系;九是群体个体结构调控,调控塑造棉花库容、棉铃时空分布、叶面积、株
            高、果枝数、果节数、冠层结构、植株个体结构动态指标,发挥群体和个体优势;
            十是棉花机械采收,及时做好采棉机机型选择调试及安全排查、采收前棉花脱叶

            催熟、棉田清障清杂、采收打模储运等工作。
                3. 盐碱棉田管理及棉花生长异常管理方案
                提前预防棉花早衰、疯长、贪青晚熟现象,对棉田干旱、盐碱、次生盐渍
            化,棉花生长异常(生物和非生成物导致的异常),各种灾害发生做好防控管理

            预案。
                4. 生产方式方案
                新形势下,一是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垦团场、



            ·162·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