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99
第五章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为了更好地解决纺织印染废水的排放问题,微电解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首
先微电解技术可以有效吸附印染废水中的颗粒类杂质,使一些杂质从印染废水中
分解出来,从而降低印染废水的污染程度。另外,微电解技术可以使印染废水的
酸碱值达到排放的规定要求,从而降低印染废水对当地土壤资源的污染。因为中
国的纺织工厂相对较多,且规模较小,并分布在城市的周围,如果不能很好地对
其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使城市周围地下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受到严重
的破坏,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治理的困难。因此,应用微电解技术是解决印染废水
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3. 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
在一些重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金属离子,这些元素通过工业废
水的形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居民饮用水的污染,很容易造成人体出现的中
毒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人的死亡。因此,解决废水排放不仅是保证环境健康,
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微电解技术可利用铁离子和碳离子进行沉淀,并
通过微电解技术吸附和破坏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脱
离或者沉淀,降低重金属离子废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工业废水处理
的目的。
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
一、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地下水污染底数尚不清晰,分级分类管控基础不牢
2020 年 6 月 10 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发布,结果显示,2017 年年底,全国各类污染源数量是 358.32 万个(不含移动源),
包括工业源 200 多万个,生活源 60 多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 30 多万个,集中式
污染治理设施 8 万多个,可见各类污染源数量巨大。同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
水文地质条件,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等多种类型并存,导致地下水环境污染
问题更加复杂,但目前地下水污染风险源筛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一企一库”
“两场两区”等重点污染源的污染底数尚不清晰,风险识别难度大,个别地方政
府与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主观意识不强,造成重点污染源地下水防渗漏措施总体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