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92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御外界环境中微生物入侵的小分子多肽。根据序列相似性、半胱氨基酸序列和二
            硫键模式的不同,可被分为 8 类:硫素(thionins)、防御素(defensins)、橡胶
            蛋白类(hevein-likepeptides)、打结素类(knottin-typepeptides)、脂转移蛋白
            (lipidtransferproteins)、蜕皮素(snakins)、α-hairpinin 家族和未分类的 CRP

            抗菌肽。
                第二,昆虫源性抗菌肽。昆虫源性抗菌肽一般是由昆虫的血淋巴和机体组织
            在昆虫被微生物感染或意外伤害时产生,这种抗菌肽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抗菌作

            用,但对自身正常细胞无毒害作用。根据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3
            类:天蚕素类抗菌肽、防御素类抗菌肽、富含脯氨酸或富含甘氨酸的抗菌肽。
                第三,动物源性抗菌肽。动物源性抗菌肽根据其来源和分类的不同可分为哺
            乳动物类、禽类、两栖类、鱼类和其他类。根据分子的总电荷不同又可分为阴离

            子和阳离子 2 种抗菌肽,其中阳离子抗菌肽较多,在哺乳动物研究中较为深入,
            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速激肽和防御素 2 种。
                第四,微生物基因工程抗菌肽。由于天然性抗菌肽含量较少,不易提取,大
            量应用不仅困难且成本较高,而微生物丰富多样,具有易于繁殖和生长迅速等优

            点,因此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异源表达系统可以解决抗菌肽在体内分泌过少难
            以提取的问题。细菌和酵母表达系统是抗菌肽生产的主要表达系统,又因真核与
            原核的差异而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此外,杆状病毒和转基因动植物表达系统也被
            经常使用。

                第五,人工合成抗菌肽。随着抗菌肽研究的深入进行,人工合成方式如改
            造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或对抗菌肽片段进行设计等可以快速大量获得所需的抗菌
            肽。且合成的目的抗菌肽在相应生物基质中同样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甚至比亲
            本抗菌肽的生物活性更强。

                2. 根据结构特征分类
                抗菌肽的结构特性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根据二级结构的不同,可将其
            分为以下 4 类:α- 螺旋结构抗菌肽,这类抗菌肽具有两亲性,即亲水性和疏水
            性,分布广泛且多样;β- 折叠结构抗菌肽,多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可通过 2 个

            或 2 个以上的二硫键来稳定结构;环链状结构抗菌肽,在 C 端结尾处有 1 个分
            子内二硫键来成环;伸展性结构抗菌肽,呈线性结构,富含有 1 种或几种氨基酸
            残基。此外,还可根据所含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含半胱氨酸的线性阳离



            ·180·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